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你用什麼樣的框框看孩子?

作者:陳姝伶         發表日期:2015-10-29   未來Family

多年來在談親子溝通時,都會提到溝通的障礙,其中一個是每個人看人或事情的「框框」。框框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應用在親子關係上,譬如孩子做功課,總是拖拖拉拉的,當你心裡有個念頭:「我的孩子就是懶惰,才會故意拖拖拉拉,不好好做功課。」那你已經不自覺帶著一個框框了。如果有天孩子在外面淋到雨,回家說:「我頭好痛,沒辦法做功課!」在「懶惰」框框作用下,你很可能認定:「你純粹就是在找藉口,不想做功課。」而忽略也許孩子真的是身體不舒服。所以如果你對孩子有很刻板的印象,有時會失去正確的判斷,跟孩子之間的了解不夠確實。

用框框看孩子,必然「心想事成」

另一個心理現象是,當你的框框是負面時,不自覺的,你會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符合」這些條件的行為,而對孩子其他好的行為視而不見。例如,在你的框框裡,孩子是「懶散、不認真的小孩」,那麼你很可能會一味的指責他做功課時拖拖拉拉,卻忽略了孩子照顧妹妹的貼心行為。因為你的框框,讓你看不到孩子的全面特質,忽視孩子的正面行為,卻又把負面行為加倍放大。久了,你就會真的有一個「不負責、懶惰、拖拖拉拉的孩子」,因為你的孩子是不會讓你失望的。這種現象,在社會心理學上稱為「期望效應」。當我們預期某人會怎樣說話、做事、反應,並基於這個期望而與之互動時,常常會造成對方的回應一如我們的期望,然後就會得出結論:我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例如,有個媽媽看兒子的框框是「不講理的孩子」,每當孩子提出他不同的看法時,媽媽就會生氣的回應:「你又在鬧了」、「你為什麼跟我頂嘴」、「你的態度怎麼這麼粗魯」。而當媽媽那樣回答時,孩子也會很沮喪,「我只不過表達我的想法而已,為什麼要那麼生氣罵人?」所以他很生氣的回應:「為什麼都要聽你的!」聽到兒子這麼說,媽媽更加覺得自己的看法是對的,「無理取鬧,真是個不講理的小孩」,溝通管道也就此打住了。如果父母帶著正面的框框,那麼說話的語氣和內容、愉悅平靜的表情,溝通無形中也會是正面的。
 有意識的反省自己的框框
在親子溝通上,框框是很重要的關鍵,父母要常常反省並自覺,自己是用什麼樣的框框在看孩子。
如果我們的框框是正面的,溝通當然沒有問題,因為你可以用很愉快的心情、很理性的方法去溝通。可是一旦你的框框是負面的,那就會是溝通的一個大障礙。所以對孩子產生負面的感受時,有時不一定是對方的問題,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已有成見?
我給父母的建議是,寫下孩子好的行為,貼在冰箱上,每天讀一遍,調整自己的框框。希望藉由正面的框框,讓親子之間的溝通可以通暢無阻。不只父母看孩子有框框,同樣的,孩子在和父母的互動經驗裡,也會形成一個框框在看爸爸或媽媽。當孩子用負面框框看你時,他也會把和你不愉快的事情放大,而忽略或完全無視你對他的付出和愛。
基本上,如果孩子不信任父母,他做錯事時,就不敢說或不肯承認;到了青春期,更不會分享想法。如果你也因為他的行為,掉入情緒反應,用負面的框框解釋他的行為,親子間就會產生惡性循環。
很多父母很感慨孩子不知父母辛勞,不懂感恩。問題在於,如果孩子的框框是:「媽媽是個常常生氣的人」、「爸爸很兇愛罵人」,或「爸爸∕媽媽很不講理」、「媽媽偏心」、「爸媽對我不公平」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會傾向把焦點放在你生氣的時刻、罵他的時候、偏心的行為等。
你知道孩子用什麼樣的框框在看你嗎?最簡單的方法是,給孩子一個問題:「用五個詞形容媽媽或爸爸」。你會發現孩子有自己的觀察和體會,藉此認知孩子對你的框框。
如果是負面的,要去扭轉它,最有效的做法是和孩子開誠布公的討論。譬如,孩子覺得你不講理或偏心,問問孩子,在哪些情形下,你覺得爸媽「不講理」,哪些事讓你覺得爸媽「偏心」。切記,討論的目的,是了解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那些負面框框,而不是和孩子辯論他的看法是錯的。
再進一步討論,爸媽怎麼做,可以讓他不再有那些負面的感覺。譬如,孩子覺得爸媽偏心,是陪伴時間太少,可能就要討論如何創造優質的相處時間。
當然,父母要把握的是,聽了孩子的心聲,有機會檢討自己的言行,然後在不寵壞孩子的前提之下,重新塑造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爸爸∕媽媽很愛我」,「爸爸∕媽媽很講理」。彼此都用正面的框框互動,就能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回家作業之我見

作者:彥佑 
在一次的親職教育講座中,對象有一些是老師,也有一些是家長。其中,有一位老師提出了有關「家庭作業」的問題,引來了許多在場師長的討論;當然,還有一些在現場的小朋友,沒有任何理由的,只是單純希望「不要有回家作業」。對此,我整理出了那一場所提出的問題,也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科與副科的作業比重應為多少呢?
當過班級導師的老師,大都認同,孩子的作業,幾乎天天都是「國語、數學」,那麼,音樂、美術、體育⋯⋯等藝能科是否也要有作業呢?如果藝能科也有作業的話,比重是多少才合理?如果藝能科不需要作業的話,那藝能科老師的課程會不會被忽略掉,學生的學習會不會也因此不認真呢?
寫作業的壓力何在,為何想取消?
「寫作業」究竟壓力何在?是擔心寫不好隔天被老師處罰?還是影響到學習成績?還是擔心補習太多沒有時間寫?站在國外的立場,是希望可以透過更多空白時間,讓學生自己或家庭來規劃在家教育,因此有更多條件說服「寫作業」是不需要的。然而,如果我們讓孩子自行規劃空白時間,是否會造成城鄉差距呢?或是學習間出現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家庭作業是孩子的作業,還是家庭成員的作業?
曾經,一位孩子只要寫假日的家庭作業時,便得勞師動眾,因為老師出的作業實在太困難了,又要出外踏查,又要蒐集照片,又要訪問鄰居,又要剪貼資料,偶爾還要煮飯燒菜、帶老人散步⋯⋯這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也是創新靈活的家庭作業,但是否每個家庭都可以配合,也值得省思。因此,這一類型的作業,教師宜事先與家長溝通,也應該放寬標準,考量不同類型的家庭。
集中式或分散式的家庭作業,何者較好?
由於這幾年來的「翻轉」風潮,筆者知道有些班級已經慢慢減少「書寫」的作業量,而改為較有「思考」性的作業。有些老師會將週一到週五的作業,全都累積到週六日,讓學生集中完成,理由是這樣可以做「總結性」的練習;有些老師則維持每天都有一些作業,以便天天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筆者認為,在有回家作業的前提之前,宜採分散式的作業,也許對學生的學習較有幫助。
玩樂學習也算是一種作業嗎?
常聽聞「寓教於樂」,這也是諸多國家帶給孩子的學習理念,如新加坡的STEAM、芬蘭、德國、愛沙尼亞的教育,也都傾向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這幾年來,我們也傾向讓「教育」可以與「遊戲」結合,設計成課程,以讓學生玩中學、學中做,甚至還有一些作業類型,是採線上遊戲的方式。那麼,回家作業如果是類似這樣的學習,對於孩子在家是否有正向幫助呢?
寫作業的目的是填補在家時間嗎?
其實在分派回家作業之前,我們應該思考:「派作業的目的是什麼?」是輔助今天的學習嗎?是應付所購買的教材?是檢視學生學習內容?是填補學生在家的空白時間?
我們常認為,分派越多家庭作業的老師越認真,反之;而不斷批閱學生作業的老師也越認真,反之。我們應該去思考,當越多的作業佔據了學生的時間時,是否會壓縮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前提是學生能自主學習)?而當批閱許多作業所花費的時間,是否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與備課呢?
家庭作業可否在學校完成?
既然稱之為「家庭作業」,代表是需要在「家庭」完成的作業。我們也常見許多孩子會問:「老師,可不可以在學校把作業完成?」如果「家庭作業」對回家而言是這麼重要的話,為什麼可以在學校完成呢?因此,我們可以去思考,究竟「回家」所需要的作業是什麼、是怎樣的類型、是怎樣的份量。如果讓作業在學校完成,又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作業要不要讓安親班、家長幫忙?
筆者常遇到,有些學生程度不佳,但交過來的作業幾乎是「全對」的,學生跟我說,這是安親班老師協助的。筆者不反對安親班協助,但學生寫出來的鉛筆筆跡,很難看出是自己寫的、還是安親班指導、修正過的。因此,我會跟學生與安親班、家長溝通,筆者不要求作業完美,可以適度留下指導的痕跡,讓老師知道學生錯誤在哪裡;而我也會請家長在當天的作業上簽名,以確認家長看過孩子的作業了,也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況。
作業型態與學習走向的關係
不同的作業型態會引起學生不同的學習行為。當老師分派的作業,如果千篇一律都是「記憶、反覆抄寫」型態的,那麼學生的學習便會傾向死板的;如果教師的作業型態是偏重於活化、創新的,那麼學生便有動腦的機會。我們常說「考試領導教學、教學領導考試」,其實,站在學生的作業立場來看,「作業領導學習,學習領導作業」,學習與作業是一體兩面的。
隔天就要交齊的家庭作業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當中,我們常規定「隔天繳作業」;筆者初任教職時,很多時候也是規定隔天要交作業。後來慢慢去修正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某些作業上,會允許學生數天後再交,例如:成語學習單、作文、圖文寫作、數學遊戲、國際教育⋯⋯等。當然,「隔天繳作業」可以訓練孩子的責任感、今日事今日畢的態度。
法國總統馬克宏當選後,提出了「消滅中小學生回家作業」的論見。究竟要不要「消滅」呢?觀點其實見仁見智,也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然而,我們很難相信,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回家作業,其實背後竟隱藏著許多教學理念。在短時間內,台灣應該很難讓小學生的回家作業消失,但老師和家長都可以思考,如何讓家庭作業成了更有意義的活動。

小孩說謊先別怒!教出誠實孩子的「3要」

作者:親子天下 
當你發現孩子說謊時,會有什麼反應?不論責罵或是講理,都為了改變孩子的行為,但效果依舊有限,到底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誠實的好習慣?《時代雜誌》彙整3大妙方,讓孩子不再「睜眼說瞎話」。
作者:田育瑄
想完全杜絕孩子說謊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畢竟日常生活中無論從電視、電影、甚至書籍當中都充滿「謊言」,例如聖誕老人的故事讓孩子感到幸福,或是牙仙子讓孩子不害怕拔牙,甚至連家長本身在社交行為上,難免都需要以善意的謊言來做一些巧妙的掩飾跟偽裝。
經研究顯示,當家長發現孩子撒謊時,說教和處罰其實都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想要根除或降低說謊的頻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孩子說實話的好習慣;美國耶魯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艾倫・卡斯汀(Alan Kazdin)更在《時代雜誌》上提供了3大方法,養成孩子開口說實話的好習慣:

1.要具體讚賞

請孩子分享今天學校發生的事,讓他們習慣每天都描述真實發生的事情,這是一種練習,孩子習慣後自然就會運用到其他場合上,當孩子願意跟你分享他的一天,你應該發自內心的稱讚他,像是「你跟我分享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很棒喔!」,再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或擊掌,都會讓孩子感受到你正面的鼓勵,就算你不刻意練習,孩子也會願意跟你坦誠相對。
然而,如果你不小心抓到孩子說謊,家長可以這麼與孩子說:「你沒有說實話,這樣你在外面可能會惹上麻煩,最好要誠實喔!」不需要嚴厲苛責,因為你的言語與音調本身就表達出你的不讚賞,溫和的處罰甚至比嚴厲更有效!
2.要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就是家長必須明白的做到誠實以對,你不需要言過其實,只要跟孩子分享今天發生的真實事件就好了,你希望孩子變得誠實,那麼盡量提供愈多可供參考的經驗愈好;時間上可以挑在晚飯開始或結束後都可以,然後請每個人都說說今天發現了什麼,並由旁人具體給予稱讚,這麼做的好處是家長示範了如何說實話,孩子也有練習的機會。
總而言之,處罰不太可能改變孩子的習慣,或是看到你希望孩子具備的行為,這不代表你只能坐視不管,而是用溫和的處罰,像是失去某些權力、短時間禁足、顯露出不高興的表情等,這都會比打罵或是直接奪走孩子的物品來得更加有效。

3.要開口練習

想養成孩子誠實的好習慣,最重要的就是要練習說實話,你必須停止跟孩子這樣說:「你看,說實話多麼容易,你真的不需要說謊。」這樣不僅毫無幫助,更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家長們不妨花2到3個禮拜的時間嘗試這3招,看看孩子進步的狀況,通常在使用這些技巧的2、3三周後,說謊的頻率就逐漸的降低,雖然這不意味著未來孩子就完全不會說謊,但是透過小小的鼓勵與提醒,說謊自然就不再是孩子開口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