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這是開玩笑、吵架還是霸凌?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  羅怡君  2017/04/06

當孩子從校園裡回來沉默不語、嚷著不想去上學,或者透露學校裡發生不愉快的衝突,這時父母心中難免一陣翻騰,想追問清楚更多細節,孩子卻支支吾吾或者乾脆繼續沉默。回想電視新聞報導的校園事件,難道被霸凌不敢開口嗎?該跟老師聯絡一下嗎?又該怎麼開口才說得清楚呢?
近年來「霸凌」現象愈來愈受到關注,孩子們也從各種管道知道這個「名詞」,然而學習到這個名詞並不意味著充分了解霸凌本質,反而容易成為輕易標籤孩子、定義衝突事件的另一種有色眼光。
在河合隼雄所著《孩子與惡》一書中,特別將「霸凌」獨立出來討論,他認為「孩子有關『惡的體驗』學習嚴重不足,無法從其他手足或同儕間了解該有的限度,大人監視的目光須臾不離,很多孩子被當成所謂的好孩子來養育,被遷入固定的規格裡。面對內心不斷湧出的力量無法分辨,便失去分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這種事,停不下來。」
這些「惡」在團體生活裡的展現,很可能就是開玩笑、惡作劇、口舌之爭、吵架甚至是比較嚴重的衝突。這些「惡」當然有可能演變成霸凌事件,但在尚未演變成霸凌的過程裡,正是孩子需要大人協助之處。若我們只想一味「消除」霸凌而畏懼任何衝突,那麼只會讓孩子失去學習與這世界拿捏距離的機會,最終導致霸凌地下化,或是轉型為各類的隱性霸凌。
構成霸凌的指標
想確認事件是否已構成「霸凌」,並非依賴當事人的「感覺」或「主觀」判斷,若事件符合以下其中一、兩項指標,那麼就應當朝霸凌事件方向處理:
權力是否平衡?觀察重點在於兩方是否為勢均力敵的態勢,也就是說雙方能隨時調換角色、你來我往,即使有一方吵輸或打輸,若權力沒有相差太多,那麼就不是霸凌。
是否蓄意傷害?不論是精神上或肉體上,一方受到傷害時另一方會覺得快樂。
有進一步的威脅?雙方都知道有可能再度重複發生。
恐怖氣氛?若重複行為不斷發生且沒被遏止,就會在受害者心中產生恐懼與壓力,並可能因此受到威脅和控制。
以下是校園內幾個常見情境,若孩子回家和我傾訴類似遭遇,我會暫時控制自己擔憂著急的心,試著從對話裡收集更多資訊,此外,在照顧自己孩子情緒的同時,我也好奇「對方」孩子的心裡在想什麼,其中是否有個性差異、溝通不成熟所造成的誤會?

衝突狀況1

在學校   同學對我惡作劇
同學亂拿我的東西、把我的東西故意藏起來、下課時間喜歡拿球丟我、路過的時候會故意用手推我或碰我、替我取很難聽的綽號……
其他孩子怎麼想?
我又不知道那是他的東西,他都亂放啊又沒貼名字。
他就是很膽小,東西不見就很急想哭,我們看到他那樣子很好笑。
他在旁邊一直盯著我們看很討厭,我們就拿球丟他叫他走開。
欺負他很好玩啊,反正他又不會怎樣,之後再跟他說對不起就好啦。
開玩笑嘛,碰一下也不行喔,我們男生常常這樣推來推去的,他也沒說不可以啊。
爸媽可以怎麼做?
這些描述經常是師長詢問時的答案,聽起來四兩撥千斤的說法,往往讓人更加氣惱卻又不知從何處理。到底「開玩笑」或「惡作劇」是否為霸凌,必須觀察發生的頻率次數,若只是偶爾發生,不必反應過度,隔兩天孩子又和好如初。但若三天兩頭頻繁發生,加上角色無法對調,或是一方喊停卻置之不理,那麼就構成霸凌的條件。
想要中止霸凌,「回應方式」是重要的策略之一,家長可以協助孩子:
1 找出孩子能做哪些事面對霸凌情境,例如可以在家裡進行角色扮演,演練各種情境與應對,培養「自信的語言還擊」。
2 和老師或學校反映霸凌情境,提供事實並確認處理態度。
3 運用正向的自我對話和讚美,培養孩子的自尊心,並打入其他團體。
「自信的語言還擊」與「攻擊式的反擊」大不相同,前者不訴諸「以暴制暴」,而是用表情語氣傳達堅強的心理準備,後者則是直接「打回去」。有些家長過去曾有類似經驗,可能建議孩子鍛鍊體能、直接肢體反擊,但反擊未必是每個孩子都能做、想做的方式,有時不當的現場反擊反而招致更大的危險與後果。特別是個性原本較為謹慎、害怕衝突的孩子,若一直要求孩子反擊而沒有其他方式表達支持,那麼很容易形成另一種「必須要這樣」的壓力,讓孩子陷入自我否定(因為做不到)的負面循環,而選擇獨自承受不願再透露任何細節。


衝突狀況2
分組活動,沒人想跟我一組
學校裡分組活動都沒人要跟我一組,下課他們也不讓我加入遊戲,叫我走開被老師分配跟我同組的同學,跟其他人說他一點都不想……
其他孩子怎麼想?
她每次玩輸就會生氣,有時候還會哭,很煩耶,不想跟她玩。
我不想跟她一組啦,因為她動作慢又說不清楚她要幹麼,這樣我們這組會輸啦。
我不是故意要排擠她啊,只是每次分組的時候,都會想跟自己的好朋友一組啊,為什麼一定要找她啊?
大家都不喜歡她啊,跟她在一起就不會有別的朋友啊,這樣我覺得有點無聊也很丟臉,好像我跟她一樣。
爸媽可以怎麼做?
分組是各自自由選擇的結果,除非有同學刻意煽動、試圖控制其他人做出選擇,否則尚未達到真正的「人際關係霸凌」。
每個人都有可能因為團體組成分子不同,或不同年齡層心理的變化,或多或少面臨類似情境。父母若不要反應過度、耐心陪伴引導,這樣的過程也能讓孩子學習更多團體的社交技巧。
1 請先當個耐心的傾聽者:不急著反應或給建議,讓孩子願意將父母視為傾訴對象,減少每天的負面情緒。
2 引導孩子藉由觀察檢視現況:與孩子討論幾個項目,請孩子在校時觀察其他人的互動方式和自己有何不同?他最想交朋友的是哪幾位?他們通常跟誰在一起玩?為什麼?
3 訓練孩子解讀「非語言的訊息」:當同學透過表情、沉默或眼神表達討厭或為難,孩子是否有能力接收到這樣的暗示?當他說話時,能不能意識到他人的感受?
4 協助孩子建立學校之外的人際關係:從鄰居、親戚、才藝班等開始「練習交朋友」,藉此確認孩子的社交技巧,也避免交友重心過度放在學校而缺乏自信,不利於學校人際關係的改善。
這些方法都需要「時間」發酵,若父母強求老師安排或出手代替孩子交友,只會看見表象問題消失,並讓孩子一味追求同儕認同,日後可能容易遇上「如果你不這樣,我們就不喜歡你」的矛盾情境。
唯有透過這些方法,逐漸建立孩子堅強的心理素質,才能面對真實人生並有能力發現問題、做出調整。


衝突狀況3
女生有自己小團體,在背後說我壞話
同學常常背後說我壞話,說悄悄話時,一直往我這邊看,還一直偷笑。同學不讓我加入話題,他們說那是祕密……
其他孩子怎麼想?
我知道那樣會讓她不舒服,可是我那時候就很想故意這樣做,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其實對她沒什麼特別感覺,只是大家都一起這樣做,我以為只是開個玩笑應該還好。
誰叫她昨天跟我討厭的人說話,我就是想故意氣她。
爸媽可以怎麼做?
比起以上兩種有「明顯後果」的情境,女孩們之間的小圈圈文化可說是最難拿捏處理的問題。小團體原本就自然存在,別人也有選擇朋友的自由,然而一旦事情轉變為藉由團體友誼想控制孩子行為、刻意散布不實謠言、或是製造威脅氣氛時,這就構成隱性霸凌的要件。
即便確認是隱性霸凌,我們仍很難想像一個大人指控另一個孩子充滿心機、善於操控別人,這容易讓人聽起來小題大作、跟孩子一般見識,想要雙方對質也缺少證據必遭否認,反而可能愈弄愈糟,因此多數父母顯得更加無助,只能回頭要自己孩子「想開點」。
這正是最容易犯的錯誤!我們絕對不能向孩子說「是不是你做了什麼?才會發生這種事?」或是任何合理化的忽視:想開一點、交別的朋友就好了。這類說法會讓孩子開始責怪自己、認為一定是自己有問題,也會加深人際關係霸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首要之務仍是同理的傾聽,即使是最微小的細節也不多做評斷,接下來我們可以:
1 協助孩子加入適當的新活動,建立自信與新生活圈。
2 協助孩子擬定日常策略:如:下課沒有人理可以怎麼辦?也許可以到圖書館打發時間,說不定可以結交新朋友。聽到自己壞話時該如何應對?和孩子在家練習一、兩句「台詞」現場回應,不再因保持沉默讓對方得寸進尺。
3 觀察孩子情緒反應,必要時轉移學習團體。未成年前,孩子原本就重視同儕,並開始學會解讀同儕暗示而表現適當行為;過去類似現象也存在,只是我們可能用的是排擠、孤立等字眼,我們並不鼓勵直接告知孩子「被霸凌」,避免孩子自我標籤難以建立自信,未來就可能從「被霸凌者」轉變為「報復性的霸凌者」。面對霸凌的積極方法,絕對不是調查找犯人、替誰定罪,而是讓每個孩子心裡能夠有所寄託、個性能發揮發展,霸凌現象才能真正消失。



AI來了,教育怎麼改?

撰文 /創新工場董事長 李開復

面對人工智慧(AI)的日益精進,許多父母擔憂該讓孩子學什麼,才不會被機器人搶了工作;李開復認為AI時代的教育觀念要顛覆,父母不該再抱持「金飯碗」的想法,而要讓孩子更自由的發展天賦。
去年3月,谷歌的AlphaGo打敗世界棋王李世石,跌破眾人的眼鏡,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成為全球熱門的課題。隨著AI的時代來臨,愈來愈多的研究也顯示,未來的工作有絕大部分將會被機器人取代。
AI日顯重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當年大學時代就是研究人工智慧的先驅。近日,他的新書《人工智慧來了》即將上市。
過去一年,他做了無數次關於人工智慧趨勢的演講,他發現,很多身為家長的聽眾,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該學什麼,才不會被機器人搶了工作。他認為,「與其討論讓孩子學什麼,還不如先討論孩子該如何學。尤其是在人機相互協作,各自發揮特長的時代裡,填鴨式、機械式的學習只能把人教成機器,讓孩子喪失人類獨有的價值。」
他認為在AI的時代,必須顛覆許多教育的觀念,每個科目都要重新想像,最重要的是每個人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有同理心,專業知識是需要的,但並不是關鍵。對於未來,他認為現今父母的覺醒還是不夠,將很多錯誤的期待與假設,強硬的加在孩子身上。
百忙之中,李開復特別接受《未來Family》的專訪,尤其針對父母教養的迷思,提出他獨特的見解與看法,面對AI時代,教育該如何不一樣?以下是專訪的精華:

Q:AI時代來臨,未來超過一半的工作會被取代,有哪些領域是會被取代,哪些是相對安全的?

A:我們先從AI機器的優點與缺點談起,AI其實就是一種數字遊戲,凡事可以數位化、量化、大量數據分析、可標註,並且是單領域,人就很難超越了。
這樣的過程就像40、50年前,有人心算很厲害,但計算機出來了,取代人的心算,以前會打字很厲害,但現在沒有人靠打字維生。
AI的時代,很多重複性的工作,可以量化成為數字的,例如:股票交易員、保險、銀行、仲介、廣告、醫療、美圖,各種領域只要能夠數位化,都可以被取代。
適合人工智慧,需要大量客觀的數據,例如當大量數據進去分析,AlphaGo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當大量數據被輸入進去分析,AI交易員就知道該買什麼股票,甚至大量風險信息分析,銀行AI就知道該不該借錢給你。那些可預測、被分類(人臉辨識、腫瘤辨別、選股)的,便是AI的優勢,將可能取代人類的工作。
但是另一方面,AI的缺點,就是無法分辨美醜,對於沒有一定的標準、沒有對錯,非常主觀的,需要跨領域的理解,就不在行了。AI也不懂幽默,當出現雙關語的笑話,或是喜劇,電腦就可能搞不懂笑點在哪裡。

Q:你之前提到,AI時代將可能是「文科生最好的時代」,是否就是這個意思?

A:倒不是文科比理科好,而是原本熱門的理工科和法律,工作反而更容易被取代,而文科的工作則比較沒有下降。
AI不適合做文創、藝術、手工藝、繪畫、雕塑、詩歌、哲學,這些領域人類相對有比較多機會。
例如哲學,過去200年,哲學作為紀律的題目已經做爛,但現在突然有意義,因為AI 機器人「倫理」的出現。同時激活了考古學、歷史學和人類學,例如人類度過工業革命、信息革命、是否能度過AI 革命?研究國際關係也變得重要,例如人工霸權下,會不會出現另一個霸權強國?或是掌控了更多數據的公司,成為強權公司。
AI 時代的來臨,並不是機器完全取代人類。或許是上天的安排,讓人不再浪費在重複性的事情上,應該讓更多有才華的人去超越自己,在哲學、文學、傳媒、技術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最重要的,發揮人的大愛。

Q:未來的世界會起很大的變化,現今的教育所培養出來的能力,可能在未來早已不符潮流,你認為,AI 時代,應該培養孩子什麼能力?教育應該如何不一樣?

A:世界上最難改變的,就是教育。我出書並不期待教育單位有什麼改變,最關鍵的還是父母。

首先,我要說的是,父母所有的假設都是錯的!最錯的就是「金飯碗」的假設,尤其是對女孩子,比如說,工作不要太辛苦啦,找個簡單的工作……,金飯碗的背後,就是那些容易做且重複性高的工作,比較沒有挑戰性的工作,那些一次考進去就可以終身任職的公務員,以後不會有這麼好的事情了,都會被AI 取代,這些妄想就不要再有了 。
第二,把孩子打造成同一種人,現代的教育也是在做一個非常糟糕的事。因為人都只成為一種人,根本就打不過機器,要能分清楚機器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讓人能發展,做最適合的事,才能全心投入,做得更好。每個人要不同,一定要是你擅長的,才有機會超越機器。

Q:可以給現代父母更具體的建議?
A:也就是父母將「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期待,丟進垃圾桶。父母最重要的事,就是發揮孩子的天賦,就是「讓天賦自由」「做最好的自己」,這個觀念並不新,是我一直倡導的,也是我自己的教養觀念。

第一,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找到自己天賦和興趣,在那麼多工作被取代的前提下,一定要做自己最擅長、最愛好,也就是找到你又愛、又在行的事,就是好的開始。

第二、必須教導孩子更專注、更努力。也就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所提到,從平凡到非凡必須經歷1萬小時的錘煉。而在AI時代,要超越機器,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甚至達到5萬小時。

第三、學會如何和機器打交道,因為以後所有的行業,都是人機結合,即便做會計,也是非常會用AI 的會計,即便當醫生,也是懂得運用AI的醫生。

第四、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是人類的強項。如何溝通、如何打動人心、如何得到信任、如何發揮同理心,如何表達愛,都是機器不能取代的。

其實就是回到人的本質,每個人都不同,即使找不到興趣天賦也沒關係,只要做個好人,善於表達溝通,最重要的能開心和自我實現。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一段父母與孩子的對話 讓書店老闆娘很感慨

一位書店老闆娘在臉書分享有次看見一個孩子想要買書,但父母卻各出閱讀功課,最後打消了孩子的念頭,而這段對話也讓她聽了很感慨。
獨立書店「晴耕雨讀小書院」老闆娘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一則有感而發,有天晚上有對爸媽帶孩子來書店,孩子很喜歡一本書,希望爸媽買給他。媽媽問:「你真的要看嗎?你確定?那看完你要跟我報告這本書說了什麼,我才買給你。」爸爸接著說:「如果你要買,那今晚換你說這本故事書給我聽。」聽了爸媽這樣說,孩子立刻回答:「那我不要買了!」
「於是三人走出書店,爸媽不花錢,孩子不用做爸媽出的閱讀功課,皆大歡喜。」老闆娘表示,這樣的對話,聽了很感慨,但開書店四年聽了無數次。
老闆娘認為,閱讀的成效無法用心得報告來衡量,閱讀的能力也不一定能立即展現出來,但日日閱讀累積下來的視野與思考能力,才是能陪伴孩子一生的資產啊,是不是也是因為,閱讀算是一種長期投資無法立即見效,所以才慢慢被講求速成的升學主義給犧牲掉?
老闆娘感嘆,不是為了少賣一本書而感慨,而是覺得,在孩子還願意讀書的時候,你不願為他買書,等到他大了,就算你逼他讀書,他也不會讀了,而孩子也就因此喪失了閱讀的能力,「雖然書店賣咖啡賣茶的利潤,比賣書高一點,但說真的,咖啡、茶幾口就喝掉了,但好書、好的閱讀習慣,真的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啊!」
文末,老闆娘表示,讓孩子自由自在的閱讀,別管什麼學習單、上台表演、心得報告什麼的,那些東西都是只是形式罷了,那故事裡的美好早已在孩子閱讀時就深深刻在心裡了。

現在做的看似「無用之事」,或許未來會幫到你

撰文/ 今周刊專欄作家  李尚龍

記得那年我帶著我的演員去美國玩兒,朋友不會說英語,而我除了當導演外又是一名英語老師,英語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問題,至少交流沒有任何障礙。
那是我第一次去美國,那天,我們在酒吧裡面喝酒,來了一個人搭訕,因為我的英語沒問題,所以本來想和他聊個天翻地覆,可是,和他聊了兩句,發現竟然沒有共同話題,也就不知道如何繼續了。
因為發現你講的中國的事情他不感興趣,他講的美國的故事你也不怎麼感冒。
所以,對話就變成了單純的碰杯,我看著朋友挺無奈的,這麼尷尬,他也幫不上忙,畢竟語言不通。
可是美國哥們忽然看到了朋友穿著的尼克斯的球服,就問:Do you like this team?
朋友說,sure。
意想不到的是,兩個人就從安東尼聊到斯塔德邁爾,而朋友手舞足蹈,一瞬間就聊嗨了。而我,卻看著,一句話沒有插。
其實那個時候,我更多想的,是這些球員好像很耳熟,但是卻不記得是誰了。難受的是,我本來應該特別熟悉這些名字,並且通過這些話題交到一個好朋友,只是……
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個片段,高中那段時間我特別著迷籃球,每次看著NBA就在家裡面high,然後午休的時候一定拿著個籃球去校園的嘚瑟,假設自己是身高不高的流川楓。那段時間,我投籃很准,而且速度很快。所以在學校總是代表班級打組織後衛,那種沉迷,只有現在在講臺上才有。
高二那年,父親找我談話,他跟我說,兒子,你看,你打籃球身高不夠,而且也沒有參加過任何的培訓班,最重要的,快高考了,你做的事情沒用。所以,放棄吧。
於是從那天開始,關於NBA,我的記憶就停留在姚明、阿爾斯通還在火箭隊的那段青蔥歲月。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打成閃電俠,變成著名的控球後衛,但是明白,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再也沒有碰過籃球了,也沒再看NBA了。一個愛好,好好地就丟掉了。只是因為,這個愛好,沒有用。
前些時間,我被朋友約去工體打球,看著許多高中生揮灑著汗水奔馳在籃球場,而我,早已不會投籃。
之前,我上課特意問了學生一些問題,你們有沒有想過,從地鐵的這一頭坐到那一頭去換個角度去看這個城市。他們說,沒有。我說為什麼,他們說,因為現在學習壓力太大,哪有這些時間去做這些沒用的事情。
我問,你們有沒有過給爸爸媽媽甚至女朋友早起做一頓飯。他們說,我覺得還是奪取打工賺點錢有用,搞點錢 多實在。
我推薦一本書的時候,學生會問,老師,這本書有什麼用?
我推薦一部電影的時候,學生會跟我探討,這部電影,能給我帶來什麼?
這時,我忽然陷入了沉思。什麼是「有用」?
從小到大,所謂的「用」,無非就是那些能夠給你帶來名利的東西,或者能夠立竿見影的東西。而這些,長遠看,卻是那麼可怕。
旅行有什麼用,能夠賺錢嗎?
學英語有什麼用,能找到月薪過萬的工作嗎?
戀愛有什麼用,能夠一定結婚嗎?
你試著想像,有多久沒有看一本無用的書了,你有多久沒有跟那些真正的朋友而不是職場上的人吃一頓飯了,你又有多久沒有在安靜的午後喝一杯咖啡思考了。
有時候我特別想回復那些「有用論」的人,無論你怎麼活,人終究是要死的,那麼,你活著有什麼用?
這些天,有人問我在幹什麼。
其實,我的回答很簡單,我什麼也沒幹,除了上課就是跟著家人吃吃飯,然後看看書發呆。每次在車裡放著音樂的時候,忽然覺得很多思想不停的湧現,一個好的劇本其實就能構思出來,而這些動作,你說有沒有用?
在軍校那幾年,我在學英語,他們跟我說,你幹點有用的事情;當了英語老師後,我開始拍電影,他們說你幹點有意義的事情;當了導演後,我開始寫一些免費放在公眾的文字,他們說你點有意義的事情。
可是,那些看似沒有意義的片段和愛好,最後都變成了和我事業息息相關的東西,至少都成為了我的興趣。所以,你說,有用還是沒用。
我們從小扼殺了自己的興趣,就別怪自己考試會選擇那些「有用的」專業而導致自己不開心;我們選擇了那些讓我們「少奮鬥十年」的大叔,就別怪自己沒有甜蜜的愛情而導致自己不幸福;我們選擇了那些「穩定的」工作,就別怪自己早晚成為一個無趣死板只會喝茶看報紙的人。
直到今天,我還是會懷念那個在籃球場上馳騁的自己,只是,為了當年「有用」的考試,讓自己現在「無用」於籃球了。所以,那些所謂「有用」,會不會讓你失去的更多不確定性,而這些不確定,不正是世界最美好的東西嗎?
世界本身如此精彩,生活本身又如此短暫,為何用「有用」換走我們的「有趣」,用自己的開心換取那些本來不屬於自己的穩定?
或許,當世界越來越大後,也就再也找不到那些有用的人了。所以,趁著年輕,別著急賺錢,別著急成名,更別問結果,享受過程,去多做些無用的事情吧

機器人正在取代你的工作?學會這個能力,才不會被職場淘汰

作者/熊玠非編譯、出處/Cheers雜誌

現代社會已進入一個轉型、創新與創造,靠軟體驅動的時代,大數據、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逐漸影響我們的生活。當產業全面再升級,全球平面互聯化、城市智慧化、產品趨向客製化與國際化,這些趨勢都告訴我們:未來生活各層面都離不開程式編碼(Coding)。
傳統汽車大廠Volvo日前宣布,2019年起全面電氣自動化,這則宣告使得近3年前還未普及、屬於科學家理想的「全面汽車自動化」、「人性化」與「數據化」,都已經走在普及化的道路上。
今年5月,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他的推特(Twitter)上發表的〈致2017年畢業生…〉(Dear Class of 2017)。文中建議年輕人的三大趨勢產業:AI、能源,與生技,同樣離不開跨機電與資訊的科技產業,需要大量的跨領域程式設計與編程(coding and programing)人才。
當所有產業都逐漸與科技有關、受軟體驅動、並且以程式碼為基礎時,「科技力」(computer science)在職場上更顯重要與不可缺乏。
當人人有電腦科技與程式設計思維,將改變職場面貌
許多國家已將此能力納入國家基礎義務教育的設計課程中,例如諸多歐美國家都將「程式撰寫」列為孩子基礎教育。
2011年,網路通訊軟體Skype的誕生地愛沙尼亞(Estonia),當地學子手上都有一台平版電腦iPad;2012年,愛沙尼亞啟動全國性,從國小一年級到19歲的科技義務教育:「程式編碼」。
2014年被稱為「編碼的時代」,歐美各地開始強調孩子學習程式編碼的重要性,許多國家將IT相關技術納入義務教育中,讓小孩子從5歲就開始學程式編碼。從東歐開始,西歐、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先後以國家教育政策的角度跟上。
想像從現在起的未來,你的部屬們通通會寫程式,職場上的上一代,還能對一切不聞不問嗎?
學習寫程式,不代表要成為工程師:程式設計教我們的4個必修課
無處不靠程式打造的數位未來,科技力將與我們緊密連結。然而,程式設計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卻不代表人人得當工程師;如同學校裡的孩子人人都要上音樂課,並不代表人人都要成為音樂家。
當軟體正在吃掉全世界,我們不必太擔憂,從以下4點開始,建立正確觀念,就能進入數位轉型的世界:
  1. 面對錯誤的健康心理:程式設計一定會出錯,由此學習問題處理能力的健康心理和態度。
  2. 耐心、毅力,與細心:程式設計需要耐力、毅力,與細心,三者齊備一定會成功。
  3. 團隊合作:團隊討論、分工設計、共同除錯與檢驗,才可能完成一個程式。
  4. 邏輯思考力與分析力:邏輯思考是程式設計過程中的基石,分析力則數據分析與程式設計除錯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