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你這樣就是比較愛弟弟!」手足爭寵好棘手?


◎ 作者:陳詩婷
【撰文/陳詩婷】
「為什麼你對弟弟(妹妹)比較好?不公平!」「你這樣就是不愛我,就是比較愛他(她)啦!」聽到孩子這樣的抱怨,家長們是不是不知如何是好?手足爭寵問題一直是家長們最傷腦筋的問題,當孩子認為爸媽偏心時,若爸媽一個不小心疏忽或說錯話,還可能造成家裡寶貝的心理焦慮的風險。

試問:「如果你有車子、存款等財產,你願意分一半給你的兄弟姊妹嗎?」相信大部分人心裡都會產生猶豫,其實連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更何況是小孩子。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說,手足爭寵問題是必然發生的現象,因為兄弟姐妹的相處,本來就存在合作與競爭的關係,家長們不用過份擔心。
只是,家長們面對孩子的爭寵問題,到底該怎麼協助孩子往正向的方向思考呢?其實孩子與兄弟姊妹爭寵時都會有徵兆,只要爸媽對待家中寶貝一視同仁,並且在適當的時間,做出正確的行為,就能幫助孩子們彼此正向的成長喔!



0~1歲/抱抱他、哄哄他即可
別以為0~1歲的寶寶不會爭寵!許皓宜說,別以為寶寶年紀還小,沒有認知能力,原本每天寵自己、抱自己的爸爸媽媽,突然間去抱別人了,寶寶當然也會發出抗議!許皓宜說,寶寶抗議的行為就是「大哭」,當寶寶大哭時,爸爸媽媽只要放下手邊的動作,抱抱他、哄哄他,或者餵他吃東西即可,這是自然反應現象,所以家長們不用擔心,也不用特別處理。
1~3歲/告訴孩子:「你們兩個我都愛。」
「你為什麼對弟弟那麼好?」「你為什麼都比較愛弟弟?」「你為什麼對我不好?」「為什麼我要自己吃,他就不用?」看清楚了嗎?「為什麼」就是這個年齡層孩子爭寵的用詞,因為這個時期,孩子的意識開始慢慢浮現,爸媽不要以為孩子還小都不懂,其實他們都懂,更會默默的比較爸爸媽媽對待其他兄弟姐妹與自己的不同。
許皓宜說,當孩子提出這些問題時,家長們首先應跟孩子討論:「什麼是公平?」縱然孩子的認知發展還不了解公平代表的意思,但家長們還是要明確的向孩子解釋,因為我們很難判斷孩子的認知發展已經到哪一個階段了,要明確的告訴他們:「你們兩個我都愛!」並輔以簡單的方法讓孩子明瞭,比如:「一顆蘋果分一半,一半給你,一半給弟弟。」或者買玩具一次買兩份,告訴孩子,「你看,我是不是兩個都愛?」
3~6歲/培養孩子的榮譽感
「你餵弟弟,沒有餵我,你這樣就是不愛我!」「你這樣就是偏心!」3~6歲的孩子的認知,已經可以明確告訴父母哪些動作,在孩子看來就是偏心的行為,但許皓宜說,家長們可以不用特別解釋公不公平的問題,因為孩子在這個時期可以慢慢接受引導。
該怎麼引導孩子呢?許皓宜說,首先就是要培養孩子的榮譽感,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長大了,本來就應該幫忙照顧比較小的弟妹,本來就是比較年長孩子的責任,但這是不對的!正確做法應該是,當孩子主動照顧弟妹時,要誇獎他:「你好棒!姐姐真的長大了,弟弟有這樣的姐姐好幸福喔!」
此外,要告訴孩子:「你跟弟弟(妹妹)年紀差很多,你在弟弟的年紀時,我也是這樣對你,如果弟弟長到像你這樣的年紀時,我一樣不會這樣對弟弟,就跟對你現在一樣。」藉由年齡差距的解釋,幫助孩子處理他的失落感。
6~12歲/鼓勵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天賦
這個時期的孩子,因為開始上小學了,會跟同儕互相比較,所以他們的得失心會比較重。如何看出孩子在爭寵呢?其實很簡單,只要發現孩子努力表現得更好,比如學校的成績變好、會幫忙打掃家裡,樣樣都要贏過他的兄弟弟妹,這就是孩子正在爭寵的徵兆。
所以,許皓宜說,盡量不要比較孩子,如果可以的話,不一定要讓他們學同樣的才藝,鼓勵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天賦,讓孩子有各自的舞台。舉個例子來說,姐姐鋼琴彈得很好,當妹妹想一起學時,可以這樣告訴妹妹:「不一定要跟姐姐一樣,媽媽(爸爸)帶你接觸很多不一樣的樂器,可以從中挑選你最有天份、也最喜歡的,如果你還是最喜歡鋼琴,我們就學鋼琴。」但最後若發現孩子真的沒有彈鋼琴的天份,就儘早轉移跑道,繼續發掘孩子的天分。



提升小孩專注力 首要了解不專心原因!


小孩已經都六、七歲了,學習老是不專心,寫作業一下子玩玩手、一下子喝口水、多坐一會就想睡、吃個飯也要花個一小時,半哄半強迫才能順利吃完…。相信這些問題,家長們一定曾經困擾過,到底小孩是否注意力缺乏呢?該如何提升小孩的專注力呢?職能治療師張旭鎧(阿鎧)老師說:「提升小孩專注力首先就是要先了解小孩不專心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提升小孩的學習動機!」
從時間、地點及行為找出孩子不專心類型
阿鎧老師曾經碰過一個典型案例,一位媽媽帶五歲小朋友求診,告訴阿鎧老師:「我的小孩很好動,很喜歡新奇的事物,前幾天到餐廳,一進門就開始玩電動門,到了餐廳座位,又急忙拉出椅子玩椅子,要他坐好也坐不好,一直動來動去,實在讓我很頭痛!」
這個媽媽因為發現小朋友很皮、很好動、又喜歡新奇的事物,媽媽認為他專注力不夠,於是帶來診間求診。但經過治療後,阿鎧老師說:「這個五歲小男孩在餐廳之所以那麼好動,追究原因是因為他很貼心,一進門玩電動門是因為想先請媽媽進去;玩椅子是想拉椅子請媽媽坐下;一直坐不住是因為腦中在思考做什麼事情可以讓媽媽更開心,所以一直動來動去,根本不是因為專注力的問題。」
「有的家長容易過度緊張孩子是不是專注力出現問題,但事實上只是小孩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阿鎧老師分享,要了解小孩子是否出現專注力問題時,一定要了解根據小朋友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怎麼樣的表現,分辨小孩的不專心的原因,再根據原因推測孩子缺乏專注力的類型對症下藥才正確!「千萬不要在父母沒有搞清楚狀況就責備小孩,不然小孩的挫折感會很大!」阿鎧老師叮嚀。
以身作則 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
為了使孩子能如家長的期望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家長們必須要「以身作則」,因為家長們的一言一行都會紀錄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很常遇見一種狀況是,當家長們為孩子立下規範時,自己卻屢屢破壞規定!比如當家長要孩子做功課,自己卻在客廳看電視,孩子會心甘情願看書嗎?又或者告訴孩子不能穿越馬路,可是自己卻經常任意穿越馬路,看在孩子的眼裡,如何能成為守法的好公民?阿鎧老師說:「這樣的雙重標準,會讓孩子認知錯亂,容易養成孩子有樣學樣,說一套做一套!」
所以,阿鎧老師提醒,家長要小孩做功課時,自己也要忍耐看電視的慾望;要小孩維持家裡整潔時,自己也該以身作則,帶孩子動手整理環境,畢竟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啊!

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阿鎧老師說,引起孩子注意力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因為動機幫助孩子發現熱情,一旦對事物有熱情,就能化成正面的動機,自然而然就不需要別人叮嚀就會去做。
阿鎧老師舉例,如果小孩喜歡看電視,就可以把看電視轉換成小孩學習的動機,告訴他:「如果你表現的好,我就讓你多看一小時電視。」當然父母要說到做到,如果小孩真的表現良好,就真的讓小孩多看一小時電視。做法可以將電視節目錄下來,一來可以先篩選內容適合度,二來還可以略過廣告,減少小朋友對負面資訊的吸收,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盡量不要用物質交換方法跟小孩談條件!」阿鎧老師說,因為臨床上發現許多孩子最後不會將物質獎勵當成是一種榮耀,而是一種手段和方法,結果還會演變成孩子的胃口像個無底洞般永遠不知滿足,就得不償失了。
給孩子正常的動態生活作息
「不要限制孩子的動態行為!」阿鎧老師說,現今因為少子化,很多家長都會送孩子到才藝班,且這些才藝班都屬於靜態課程,限制孩子很多動態行為的發展。如此結果會演變成「當孩子得不到動態刺激,只要逮到機會就會強化那個刺激,反而造成孩子的負面影響!」所以,阿鎧老師建議家長,應該給予孩子適當的動態生活作息,因為適當適量的運動,反而能增加孩子神經傳導的穩定度,增加孩子學習的專注力!
此外,阿鎧老師強調:「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專心一點,應該明白告訴他,專心的表現是哪些。」因為孩子的思考能力沒有那麼快,如果家長們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專心的表現是哪些,孩子比較能符合家長們的期望,比如告訴孩子:畫畫不要超出格子外、接著速度加快…等,一步步告訴孩子正確的表現應該是什麼,才不會增加孩子的挫折感。

早晨的世界大戰,你準備好了嗎?


每到起床時間,小孩總是叫不醒?或者是小孩有起床氣,每天上演哭鬧的劇情嗎?小孩的起床氣問題,相信是許多家長困擾已久的難題,因為張開眼睛,面對的是每天反覆的事情,如果再加上天氣寒冷,別說小孩,大人也不想離開溫暖的被窩,兒童專注力達人張旭鎧職能治療師說:「很少有小孩願意自發起床,更不用說起床後還會開心的!不過適當的製造起床的有趣動機,配合循序漸進的方式叫醒小孩,可以緩和小孩起床氣的問題喔!」
製造起床的有趣動機
照顧孩子是需要創意的,阿鎧老師說:「不妨製造起床的有趣動機,創造孩子起床的期待感。」比如前一天晚上告訴小孩:「明天早餐有你最喜歡吃的蛋餅喔!」、「明天可以穿上你最喜歡的服裝!」或者是「明早起床,我們來玩個有趣的遊戲!」等等,利用孩子有興趣的動機,營造孩子對起床後的期待。
因為孩子只要有期待,就會想要起床,當孩子期待起床後即將發生的有趣動作時,自然就會降低起床氣發生的機率。
循序漸進叫醒孩子
有時大人起床也需要設定好幾個鬧鐘,但總是賴到最後一秒才心不甘情不願起床,其實孩子起床也需要一點緩衝時間,他們也不希望被子突然被拉掉,或被大力咬醒的感覺,如此激烈叫醒孩子的手段,有時候反而適得起反,造成孩子更生氣的狀況。
阿鎧老師說,這時,家長們不妨試試看「循序漸進」分階段的叫醒孩子,提早15-20分鐘叫小孩,告訴他:「該起床了!是不是還想睡啊?再讓你睡五分鐘就要起床喔!」、「五分鐘過了!再給你睡三分鐘!等一下一定要起床喔!」、「時間要到了喔,再不起床我要掀被子了!」運用類似做法,分別給小孩五分鐘、三分鐘、一分鐘的時間,緩慢的讓小孩清醒。不過,阿鎧老師提醒,循序漸進的叫醒孩子,關鍵是要確定孩子聽到了,並讓孩子回答問題,代表孩子正在動腦筋。
如此一來,小孩就算賴床,也不會耽誤時間,家長們就不會趕不會急,孩子也會養成不急不徐的平穩個性,以及提早準備的好習慣。
所以,下次小孩有起床氣問題時,不妨運用這兩個方法,「製造孩子起床的有趣動機」及「循序漸進的叫醒孩子」,給彼此多一點緩衝時間,就會有多一點美好的清晨喔!

放手吧,趁早讓孩子獨立!


曾經有個幼稚園老師分享,上個星期因為天氣變化大,班級很多孩子都感冒了,整天打噴嚏、流鼻涕,經常會聽到孩子說:「老師,我有鼻涕!」。每一次這位幼稚園老師都回答:「衛生紙在桌上,自己拿,擦完了丟到垃圾桶裡!」剛開始,有的孩子會將擦完的衛生紙遞還給老師,要老師幫她扔,但這位老師總是要求孩子自己丟到垃圾桶裡。慢慢的,跑來找老師丟垃圾的孩子變少了,自行擦鼻涕的孩子越來越多,且多數能自己丟進垃圾桶。
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說,這是因為在家中,孩子們習慣了父母幫他們拿衛生紙,幫他們擦鼻涕,幫他們丟到垃圾桶裡,孩子有機會可以自己學習獨立自主的機會便一次次被剝奪。許皓宜說,「人的心理社會成長期分為八大階段,每個人都需要完成不同階段的發展任務,以配合社會上的挑戰與期望,只要一個階段沒有成長,之後的人生就會停滯在那個時間點,再也往前不了!」
其中,孩子1-3歲是發展獨立自主的時期,孩子從小就要培養他獨立,因為獨立性強的孩子,往往比較有主見、做事有明確目的,也較自動自發,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孩子的獨立性,正是這一件件小事累積起來的,」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建議,孩子獨立性應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培養,因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孩子能力所及的,所以家長應該提供這樣的機會。三個小技巧培養孩子獨立性,許皓宜現在就教給各位家長們!

給孩子選擇和負責的機會
培養孩子獨立性,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能力所及的事和機會,比如:吃飯要孩子自己拿湯匙吃、上廁所鼓勵孩子動手擦屁股、睡覺時讓他們自己動手蓋被子、洗澡時讓他們自己洗。許皓宜說,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慢慢的學習了獨立思考,學會了獨立完成。
許皓宜分享,當媽媽的總希望自己的女兒打扮的漂漂亮亮,但自己的女兒從小就不喜歡穿裙子,反倒總是穿睡衣出門,剛開始許皓宜很不能接受,每天早晨總上演一場世界大戰。後來想想,讓孩子自己選擇要穿的衣服,不正是孩子展現獨立自主的機會嗎?於是,許皓宜每天早晨,預備好幾套搭配過的衣服讓女兒自己選,一來可以幫助孩子從小學習獨立的特質,二來,女兒從媽媽搭配好的衣服中選出一套,再怎麼選擇,也不至於穿的太奇特。
手足替代,學習相互合作
如果有手足的孩子,就可以利用「手足替代角色」幫助孩子培養獨立性。換言之,就是利用兄弟姐妹的情感,培養出孩子的獨立特質,因為兄弟姐妹間的年齡差距小,彼此間溝通距離也會比較小。
「我有一個女兒跟兒子,我就常叫我女兒餵弟弟吃飯,雖然會掉的一地,但這就是訓練孩子獨立的機會。」許皓宜說,雖然大女兒餵兒子吃飯,飯菜總是掉一地,但這剛好能訓練他們兩個自己吃飯、自己收拾地板跟桌子的飯菜的好時機,兩個孩子也能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負責任的價值,兩姐弟間的感情還會因此更緊密呢!
相信孩子比你強
此外,如果沒有手足的孩子怎麼培養獨立性呢?許皓宜說,這時家長們就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許皓宜舉例,玻璃杯是許多家長從來不敢讓孩子碰的危險物品,但她從小就讓小孩拿玻璃杯,只要讓孩子充分了解可能發生的危險,告訴他們:「玻璃破掉會割到手,會很痛喔!所以拿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因為只有相信孩子比自己強,才能讓孩子跨出舒適圈,從中學習獨立的特質。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培養能說「不」的孩子,是一件重要的事

以孩子作為對象,要他們「不要的事就說不要」,父母到底該怎麼做呢?

F小弟一個人在玩積木。他所堆的城堡再放一個三角形積木就可大功告成。這時大他二歲的哥哥出現了,他一如往常又來搞破壞。哥哥搶走F小弟手上拿著的三角形積木,於是,F小弟大哭,並向媽媽告狀。媽媽像往常一樣,正想開口教訓哥哥:「你是哥哥,請住手。馬上還給弟弟!」可是她忍住了。

媽媽發現,每次兄弟倆吵架,F小弟就會來告狀。以至於「當時必須自己解決的事,F小弟都沒辦法自己去解決。」對哥哥來說,也有不同的立場。因為他是哥哥,就得強迫他忍耐,媽媽也覺得不合理。而且為了讓孩子學習對自己不想做的事說不。從此以後她不再為兄弟的爭吵當裁判。取而代之,她開始教導F小弟碰到不想做的事要清楚說「住手」。當然,F小弟說「住手」哥哥也未必會照辦,F小弟被弄哭也是常有的事。

有那麼一天,F小弟在公園堆沙場玩得不亦樂乎。他堆了一座山,在一旁遊戲的孩子卻想毀掉他的傑作。於是F小弟清楚地對他說:「住手,請不要弄壞我的山。」準備搞破壞的孩子,也就因此沒再動手了。

NMS諮商師在擔任親子教育講座的講師時,經常對媽媽們提出呼籲:「至少聚在這裡的媽媽們,當孩子吵架時請不要出聲,好好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當他說『不』的時候,請不要過度制止他。」

H小姐帶著二歲的S小妹到夏威夷旅行。有一位美國小朋友一直在玩著他的游泳圈,S小妹想玩他的東西。美國媽媽問自己的孩子:「你要借她游泳圈嗎?」那孩子直接說「NO!」於是,美國媽媽明白地對S小妹說:「我們家的孩子不願意,所以不能借妳玩。」

H小姐目睹這般對話情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來美國人如此重視孩子的心情。 表面風平浪靜、內底暗潮洶湧的日式思考,往往導致我們無法說出「NO!」這個字眼。

撒嬌時說的「不要」,跟自我主張表示「不要」,其實是兩回事

W幼稚園內,在教室的柱子上寫著一張標語:「培養孩子能暢所欲言說不!」除了孩子拉頭髮、咬人、攻擊要害或丟東西等危險動作會立即遭制止外,其餘的爭奪吵架則不在制止之列。幼稚園老師會斟酌適當時機,聆聽兩邊理由,伺機教導語言溝通的技巧和團體生活的規矩。

二歲孩子之間的物品爭奪,原因大多出在他們不善於表達「請借我」、「好啊」、「不要」等意見,所以對無理搶走別人玩具的孩子就問他:「某某小朋友哭了喲!怎麼回事啊?」或者建議玩具被搶走的孩子,不要只是哭而已,也可以清楚地跟對方說「不要」。

教導語言溝通或規定是在孩子們發生衝突之後,這跟一般的教導有著不同的意義。吵架後教導規矩,可以讓他們親身體驗後了解到「為什麼需要規矩」,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學習到與朋友衝突時該如何自處。

以幼稚園的立場來說,玩具是幼兒園的公用物品,所以大家可以平等使用。可是W幼稚園對於「借我」的要求,不會強行要求孩子回答:「YES!」日本有許多父母,常對孩子號啕大哭說「不要」和撒嬌說「不要啦」等等事情採取堅定的態度;卻對孩子採取正當自我主張說「不」的行為,採取制止的舉動。深究這兩種類型的「不」,我們不妨對孩子採取正當自我主張的「不」,多給一點發言機會吧!可以說「不」的孩子,即使碰到比自己強勢的對象,也不至於言聽計從,從而失去自己的立場。

給孩子自我判斷的機會,絕對有其必要性

O小妹陪媽媽去逛書店。

媽媽告訴O小妹:「今天讓妳買一本書喲!」O小妹一時不知所措,隨後終於挑了一本書拿到媽媽那兒,媽媽卻連聲說:「不行不行!不能挑漫畫啦!要挑就挑這邊有漂亮圖畫的繪本才對。」結果,最後買了一本媽媽認為應該「給孩子」看的書。

不只是書本,O小妹的媽媽喜歡凡事自行決定。每天這樣過日子的O小妹,即使被媽媽允許「挑自己喜歡的東西」,她也只能沒精打采地說:「什麼都好,請媽媽幫忙挑吧。」

「枉費我要妳自己挑……」

當媽媽喃喃自語地嘮叨時,O小妹卻出其不意回道:「反正我選什麼,最後媽媽還是買下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還是一開始就請媽媽挑來得好!」聽到這番話,讓媽媽驚訝不已。

讓孩子大量閱讀好繪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可是讓孩子「自己決定」也有其必要。既然大人宣稱「今天給你挑本自己喜歡的書」,即使那本書在大人眼中很無聊,也必須考慮到這是為孩子所做的「投資」而讓步。

孩子反覆經歷失敗,才能逐漸養成挑好東西的品味。不給他自我決定的機會,如何能學會自我判斷?害怕小失敗而父母經常代勞,孩子就只能依照他人指示而行動,欠缺自我思考的能力也是想當然耳的事。

讀自然科學的方法

死背書所得的都是死知識,活念書所得的才是真智慧!為孩子選擇課外讀物時,可多多挑選科學家傳記及科普類書籍。讓孩子及早接觸自然科學的知識,可啟發他們的智慧。自然科學讀物的內容一般較為抽象,孩子有時不太容易理解,家長可以花點時間為孩子舉出生活實例,以拉近孩子與科學之間的距離。

家長如果有時間,可以多帶孩子到博物館及科學館走走。多參觀科學類的展覽,多接觸自然類的資訊,可有效提高孩子對學習科學的興趣。有機會的話,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些安全的小實驗。在動手實作的過程中,他們更能體會出科學的樂趣。

算好數學的方法

數學高手絕對是反覆練習後才練就出來的!孩子在看數學課本時,務必請他們拿一支筆及白紙。需要動手計算的時候,絕對不能因「手懶」而不動手。鼓勵孩子在算數學題目時,用鉛筆計算。若有修正之需要時,可用橡皮擦拭去。計算過程要寫得清楚整潔,孩子才能迅速解出正確答案。

很多孩子怕數學。孩子怕數學,多半是因為似懂非懂又練習不足。對於前者,要加強孩子對基本定律的認識;對於後者,則要孩子多花時間練習。數學題目有難有易,做習題或練習時,可先挑選簡單的題目給孩子做。等他們慢慢建立起自信後,再逐漸提高題目難度。

數學的應用題是孩子較不拿手的題目。孩子看不懂應用題,往往是因為語文程度不足。平時要孩子多閱讀,才能有效增進他們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將有助於他們看懂題目。

如何用言語讚美孩子

當你讚美孩子時,要確定你的讚美是有意義的。當你在讚美孩子的時候,請務必將謹記以下幾點於心:
1.做就對了。我算是很不吝於讚美孩子的人了,不過,以前我也都會在讚美孩子前再三思考是否有在正確的時間裡、針對正確的事情來讚美孩子,但現在,我的建議是不要考慮太多,先做就對了。有些父母很害怕萬一太常讚美孩子,反而會招致孩子對讚美的感。其實只要是真心誠意的,就算每天都讚美,也不會造成對孩子的過度讚美。

2.誠意最重要。即使是行為偏差的孩子自以為與你地位相同,但有時他們還是會有自殘形穢之感。大多數我輔導過的行為偏差孩子都不相信父母會真心讚美他們,他們認為父母的讚美都不是發自真心。要做到真心讚美孩子,就是要發自內心地說出來。我最近聽到一位父親告訴十四歲大的女兒:「你竟然能拒絕朋友的誘惑不抽煙,真的讓我很為你感到驕傲。」這個女兒知道父親很在意這件事,所以,她相信父親的讚美是很有意義的。

3.讚美要具體。讚美的內容更具體,才會讓孩子覺得更真誠,也更有效力。用具體的話讚美孩子,可以增加對他評價的誠意,也能幫助他正確地了解自己做了什麼正確的事。你可以告訴孩子說:「謝謝你說了『請』和『謝謝』」,這麼說能讓孩子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種正面行為。你這麼說,會比說:「你今天表現得很好」更有效。又譬如說:「謝謝你毫不抱怨地幫我把東西搬上搬下,真的讓我好高興」會比你說:「我很喜歡你在我們一起去購物時的表現」要來得更好。所以,記住,這一點很重要,讓孩子確實知道他這次所做的跟以前不同的地方何在,以及這次的行為為何會受到讚美。以下是一些表達讚美的範例:
「謝謝你主動把餐桌收拾乾淨。你的主動幫忙,讓我能夠專心清理廚櫃。」
「我真的很感激你能理解我沒辦法繼續讓你的朋友搭便車去上班的事情。」

4.少即是多。許多父母雖然是好意,但卻常常把話說得太多。即使如我,也曾經屢屢犯下這個錯誤。為了避免孩子覺得你不夠真誠,請用正面的方式來評價他,然後就停止別再說了。讚美不僅要說的少,更要說得更簡單,譬如:「你今天在店裡的表現真的很有耐心。」,就算她只是聳聳肩,表現出蠻不在乎的樣子,你也別被她的裝模作樣給騙了。你不用為了強調而告訴她說:「孩子,今天換做是我,也沒辦法應付得跟你一樣好。」。只要誠心的讚美,她都會聽得到,而且,這些讚美之詞也會讓她感受很好。請相信正面讚美的力量,盡力發揮吧!

5.越快讚美越好。在你看到孩子做出正面的行為時,要儘快讚美他。你拖得越久才讚美他,越會影響孩子往後再做出這種行為的欲望和動機。當然,有時你可能錯過了讚美孩子的黃金時間,特別是你剛開始運用這種技巧時。不過,你還是可以告訴他:「我是認真的,我有注意到今天你陪弟弟一起玩玩具,你真的很體貼。」
6.讚美要多樣化且隨機。讚美孩子時,請避免每次都用同樣的詞。讚美的內容越多樣化,就越能打動孩子的心。心理學家史金納博士建議父母,利用讚美之詞敦促孩子做功課、學習才藝。口頭的讚美很重要,但也不要忘記事實給予實質的讚美,例如送孩子想要已久的CD,或期待已久的甲玩,這些作法都具有助長正面行為的效果。請花一分鐘思考以下的情形:如果有人每天經過你的面前用同樣的語調和方式跟你說:「嗨!」,你可能很容易忽略對方正在和你打招呼。但如果對方是用更活潑的方式,或是詢問你一些問題,你反而會注意到他。同理,如果你的孩子做了什麼不錯的事,而你每次都只會說:「做得好」,久而久之,你的讚美就會逐漸失去了意義,孩子會覺得你只是隨口說說,不具意義。事實上,還真的是這樣。每次都用不同的讚美之詞,會讓孩子認為你的讚美是真心的,自然樂於接受。

如何有效運用其他的獎勵方法
雖然我認為讚美是父母對孩子最好、最基本的獎勵方式,但是,有時若能搭配其他的獎勵方式,也可以進一步鼓勵孩子表現得更好。也許是一個新玩偶、一瓶指甲油、一張遊戲光碟或是一件衣服,都能讓孩子更有意願表現良好,而他所表現出來的良好行為,往往也會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洪蘭:教養孩子要像放風箏


台灣的學生很不快樂,曾有位高中的輔導老師把塞利格曼(M.Seligman)的憂鬱量表給全校學生做,結果發現有百分之七十的學生在憂鬱症邊緣。其實憂鬱症比起其他的精神疾病算是較有希望治療的。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家William James說:「人可以因為心態的轉變而使生命轉變,改變心態就改變了生命」。很多人因為聽了某場演講、看了某本書而豁然開朗,從此人生不一樣,就是這個意思。
心態的轉變並不難,但需要智慧、引導與啟發。英國的格林爵士說:「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而是培養人格和情操,教導正確的價值觀和讓學生交到好朋友」。現代知識的進步太快了,昨天的定理今天會被推翻,反而是基本的核心價值:忠誠、正直、公平、正義是恆久不變的做人道理。
《金銀島》的作者史蒂文遜(R. L. Stevenson)說:「朋友是你給你自己最好的禮物」,人只要有一個知心的朋友就不會去自殺。人生路很長,沒有朋友相伴,這人生是寂寞的。好朋友就像天上的星星,有時看不見,但是你知道他在那裡。很多父母反對孩子參加社團,認為浪費時間,其實社團是交到志趣相投朋友最好的地方,在校園中若有朋友相互支持,較不易被霸凌。
憂鬱症的特徵之一是沮喪,對困境無能為力時,自信心會崩潰。「有夢最美」固然很好,但是要誠實檢視自己的能力,當目標定得太高時,美夢變成噩夢,會賠上自己性命。

很多父母以「恨鐵不成鋼」來為自己打罵孩子作藉口,那是錯的。他如果是塊鐵,硬要他成鋼,不是逼死孩子嗎?我曾有同學拿他父母照片給我們看,問我們親子像不像,因為他懷疑他不是父母親生的,他說沒有人會打親生兒打得這麼凶。打罵是短期見效,長期來說是反作用,你不尊重他,他怎麼會尊重自己呢?
「我是為你好」大概是年輕人最不愛聽的話了,有時讓孩子去碰壁吃苦是必要的。瑞典的孩子在零下三十度之內都在外面玩,瑞典人說:「只有不合適的衣服,沒有不合適的天氣」。成就感不是禮物,沒有人可以給,孩子必須從克服挫折中去贏到它。
球類運動是訓練孩子忍受挫折很好的方法。打球有贏有輸,勝敗是兵家常事,孩子習慣了今天輸,明天又贏之後,他對輸贏成敗不會看得那麼重,反正永遠有明天,有明天就有希望,就有機會翻盤。小學時的體育課很重要,這種「可以失敗、不可以被打敗」的人生觀要從小要建立,因為它儲存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是內隱的學習,跟隨著孩子一生。
教養孩子要像放風箏,線要放得長,風來時才飛得起來,線太短,風箏只能跟在你身邊,但是手一定要捏得緊,因為一鬆手,飛去的風箏永遠找不回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步登天,美夢要成真,除了有能力,還要有毅力,要能挺得住挫折,百分之七十的學生不快樂是個警訊,不能再有孩子跳樓了。

老師最希望父母做的幾件事


親子天下29期      作者:許芳菊
一、適度協助孩子完成他的作業。不是要爸媽幫孩子寫功課,而是要能花點心思培養孩子學習的好習慣,例如做好上學該有的準備,預習與複習。
二、經常鼓勵孩子閱讀,或親子共讀。
三、幫助孩子培養好的時間管理能力。注意他看電視、上網、玩電腦的狀況。
四、多跟孩子聊聊。了解他在學校裡的學習狀況,不只關心他的考試成績,也關心他在學校裡的點點滴滴、喜怒哀樂。
五、給孩子充足的睡眠。讓他能帶著愉快的情緒準時到校。
六、讓孩子在家從容吃完早餐。提供孩子足夠的營養,讓他有精神上課。
七、找機會到校做志工。父母到學校當志工,應以提升孩子的福祉和老師攜手合作的態度出發;切忌帶著一副指導、代替老師或監督老師的態度去做志工。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談學習、評量與分數


談學習、評量與分數 校長 楊銘雄
如果有人問:「你的孩子進入學校學習的目的何在?」我想沒有任何一位家長會如此回答:「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每次考試能考高分就可以了」,因為我們都知道,學校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在陶冶孩子們的人格,拓展孩子們的視野,開啟他們的智慧,激發他們的潛能,評量只是教學歷程的一部分,分數只是諸多學習成果中的一種紀錄方式而已,本身並沒有多大意義。
  話雖如此,但是能完全都不在意孩子們考幾分的家長終究不多,因為長期以來,我們都是「以分數論英雄,以名次定豪傑」,我們習慣用分數將學生分成優等生、中等生和劣等生,並依此給予不同的待遇和期望,自然而然的,大部分孩子們的信心和自尊,就會只建立在分數和名次的基礎上。
  可是分數所代表的真諦是什麼?90分就真的就比89分高明嗎?100分真的就能代表將全部的教材都學會了嗎?大家也許曾經聽過這個故事,讀一年級的小毛數學考90分,卻是班上倒數第5⋯⋯名;小毛的哥哥讀國中三年級,數學才考85分卻是班上第一名,怎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考試的範圍有大小,題目有難易,班級的程度有差別,光從分數的表象,有時候未必能夠真正顯示出學習者的真正學習狀況。所以,分數不是學習最重要的內涵,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學到什麼?孩子們的心智有沒有因為經過學習而不斷成長?
  一個很有智慧的父親對著只考40分的孩子說:「孩子,考40分的確不怎麼理想,但光懊惱或難過於事無補,現在應該趕快去把那沒有拿到的60分弄懂,下次如果再出現相同的題目就不能再失誤了。」由此得知,評量真正的目的,不是光給學生一個分數,不是要把學生分優劣。對教師而言,是想藉此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做為補救教學或改進教學方法的參考;對學生而言,是想藉此來檢驗自己學習的精熟度,以做為自我努力或修正自己學習方法的參考。所以評量應該是教師針對教學的目標和內容來出題,不必故意設計許多陷阱或出許多難題來整倒學生,經驗告訴我們,過於艱深的試題將讓孩子的學習充滿挫折感,以致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此外,大家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60分代表及格,59分就是不及格?以1分之差來決定某一學科的通過與否,適當嗎?以一張考試卷的分數來推斷學生某個階段學習的良窳,客觀嗎?用百分法來評定一個學生的所有學習成效,合適嗎?如果用甲乙丙丁的等第法去評比作文,是否會比直接打分數的百分法更為理想?如果用事實敘述的方法去呈現道德與健康的成績,是否會比百分法更能顯現學生的真正行為?
  我們經常發現到孩子會為1分2分而斤斤計較,這不但會失去學習的樂趣,有時甚至還會傷了同學之間的情誼;我們也曾發現到,親子之間如果陷入分數的泥淖,家庭的氣氛一定會隨著孩子考試分數的高低而起伏不定,每到段考整個家庭的神經是緊繃的,這是我們想追求的生活嗎?這是我們把孩子送進學校學習的目的嗎?個人認為學習不應該迷失在分數之間;評量的方式應該豐富多元,這樣的學習才是屬於快樂且有意義的一種活動。

背誦少一點 思考多一點


背誦少一點 思考多一點 作者:陳之華  出處:親子天下
我們的教育思維,在歷經十多年來的改革之後,仍以背、默、記這樣最保守、因循的方式在教導、考核孩子?如果連鼓勵、培養孩子表達消化整理過的知識都不願意,那創意的因子,又怎麼啟發呢?

1.練習語言、展現思維:
如果孩子們今天能寫上整張A4紙的申論型答案的話,我們應該就不用擔心他們的作文能力了。因為語文能力的培養,不再局限於國文課,而是無所不在的擴展到各科目之中,孩子必須學習多元的表達。因此,考試除了可以練習運用文字之外,還可以展現孩子的思想與見解
⋯⋯
拿著幾本書苦讀、畫重點,不應是學習的唯一方式。在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孩子只要在鍵盤、滑鼠上運指,就可獲得連篇累牘的各類知識;因此他們需要具備的是:廣泛閱讀、不斷思索、分析整合、提出見解等能力。

只有具備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的學習才會永不間斷;而融合、累積、啟發的求知之路,是更無限寬廣的。

2.讀書不背書,讀出思考力

我們的孩子,可能到了青春期的尾巴,都還在苦苦一字不漏的背誦著標準答案。芬蘭的中學生每天多方閱讀一、兩個小時的「正常作息」,竟成了我們中學生望塵莫及的「讀課外書的樂趣」。
這其中的差別何在?它將是影響孩子未來思考力能否生根、發芽的關鍵!更深遠來說,它更會影響國家的整體國力,以及新一代的創造力,甚至是未來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親愛的父母,所有你我曾經走過的艱苦學習之路,不一定非得複製在下一代身上不可。時代一直在進步,我們卻還執意以古舊、老氣的方式教導孩子,以為這樣「打造」出來的學生才是最優異、最具「競爭力」的!

我們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孩子的力氣是否都被教育體系用錯地方了?他們要面對的未來,是知識、創意開拓的時代,我們過往的「工業時代」早已被新時代跨越了。在「知識時代」來臨之際,教育的思維和方法,需要你我一起翻新啊!
更多

讓孩子有機會面對挫折接受失敗


讓孩子有機會面對挫折接受失敗     作者為: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許多父母因為害怕與焦慮,反而把孩子保護得太過頭,恨不得能夠清除孩子生活中所有可能的石頭,待在一個四季如春且安全的溫室。真實的世界不一定是公平的,認真不見得會有好的結果,甚至有許多努力可能從來沒有被看見,甚至孩子被朋友誤解、同學排擠,或者師長不公平的對待….這些情況在真實的世界常常發生,甚至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孩子比不上別人的機會,恐怕也非常大。如何面對挫折,接受自己的平凡與失敗,要讓孩子體會到即便在學業成績或能力競賽中比不上別人,仍然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因此平常就要貯存與增添孩子面對困境挫折的能量,要讓孩子知道,即便自己很平庸還是可以很快樂。我們必須容許,甚至要創造一些機會,讓自己的孩子受點苦,或者在被關照的情境下好好地哭一哭,有過挫折的經驗,可以體會到原來「失敗」不是世界末日,甚至了解到失敗只是我們在學習新技能或知識的⋯⋯一種練習,藉由這種練習,我們可以不斷進步。很多時候,我們是無力也無法改變外在環境的,但我們可以改變看待事情的角度與心態。除了學習與壓力共處,將壓力視為挑戰,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之外,也要積極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將壓力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透過各種機會讓孩子瞭解到,過程比結果重要,因為即使我們再認真、再努力,不見得就能得到相應的成果,很多時候,命運決定於許多外在不可知的因素,也許公平,也許不公平,但是我們要都能平靜的接受。要教導孩子不管別人是不是肯定自己,自己是不是能獲得別人眼中的成功,還是能夠不失望、不沮喪,知道自己的價值,知道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人。因此,幸福對每個人而言,也都是不一樣的。能夠決定幸福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價值觀必須在真實生活情境中養成。對孩子而言,就是由眼睛所見,以及一次又一次的親身經歷而建立的,不是老師或父母用嘴巴講的。克服挫折的經驗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養分,當我們幫孩子的根埋得愈深,他們才有能力長得愈高,也才能承受得了生命中免不了的狂風驟雨。

功課不該是學習的痛


功課不該是學習的痛 作者:賓靜蓀  出處:親子天下
功課愈多愈好?寫愈多愈有助於學習?《親子天下》的調查結果和專家看法一致:抄抄寫寫反而容易養成被動的學習習慣。要改變功課,必須改變對學習的看法。

幾個關於功課的畫面,或許會令你感同身受:
誠誠剛上小一時,寫功課速度非常慢,老師要求很嚴格,每一筆劃若寫得不好,都會被老師挑出來改正。誠誠壓力很大,每一個字都用橡皮擦,來回擦到本子都破了。爸媽的耐心被用盡,常常到睡前還有一大堆功課沒寫完,要他去睡覺,他就大哭……。

 四年級的小梅數學算不出來。要下班回家的媽媽幫忙,媽媽用自己學過的方法講了一遍,但是小梅哭喪著臉說,「老師不是這樣教的!」任憑媽媽說破嘴,數學有很多不同解法,但不影響答案,小梅就是堅持。結果,母女大吵一架。小梅媽媽想:是不是該把孩子送安親班,才可以享受和諧的親子關係?

 小文五年級時,常為寫功課神經緊繃,會連續打嗝兩個小時。有一次,拿回來一張一百個字音字形的學習單,很多字連字典都查不到。當老師的媽媽上網幫忙查。結果功課發回來,小文還抱怨:「人家媽媽不是老師,都拿一百分,你是老師還只拿七十分!?」

 這些個案並非少數。根據《親子天下》針對國中小家長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家長同意,回家功課會影響親子關係。近五成的家長,曾經為孩子的回家作業感到困擾。過半數的家長,曾經因為回家功課跟孩子發生衝突。超過六成的家長,在意老師給的回家功課成績。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功課,不知不覺中牽動著家長的神經,影響數百萬家庭的生活節奏。家庭生活變成「做完功課後的剩餘時間」,親子互動也總是從「今天功課寫完沒?」的對話開始。功課成為學生的義務、家長的責任、老師的績效。社會隱然呈現「功課愈多愈好」的價值觀。彰化市民生國小校長利明盛曾經接到家長的電話,抱怨某某老師「功課出得太少,孩子三十分鐘就做完了,整個晚上都閒閒沒事做!」利明盛反問:「那很好啊,你跟孩子可以一起做什麼嗎?」家長卻不知如何回應。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吳麗君,從比較教育的角度,看到農業社會對功課的影響。「功課是今天出,明天要回來,好像農夫每天都要去巡田,每天都得做的事,很密集,不能疏忽,」她形容。「而西方國家的功課,像專題(project),給孩子比較大的空間,是放牧文化下的習慣。」

 再加上儒家文化中「勤有功,嬉無益」的價值觀根深蒂固,功課更是非做不可。「因此每天都要有功課,週末不能少,寒暑假更不能荒廢,最好開學第一週再來個複習考,讓孩子整個假期都得想著功課,不能放心去玩,」吳麗君說出大人的心態。

 學生、家長、老師,都在這個惡性循環中叫苦連天,卻逆來順受的忍耐著,很少人思考:究竟這一切辛苦,所為何來?
回家作業的迷思
  調查顯示,多數家長或老師,都認為寫功課有助於提升學習動機、提高考試成績,與增強自我管理、對自己負責的能力與紀律。近二十年來,隨著學習領域愈來愈多元(除了學科,還有才藝);正式學習的年段也往下延伸,人們開始給予愈來愈年幼的兒童,愈來愈多的家庭功課。卻很少人探究,功課真的達成了「假想」中的美好目標嗎?

 《親子天下》針對小四到國二的學生和老師調查,卻發現功課背後衍生的問題與矛盾,讓我們的孩子離美好的學習目標,愈來愈遠。
發現一:寫功課,無助於增強學習動機;學生愈寫愈不喜歡學習 調查顯示,七成以上的老師認為學生不喜歡寫功課。學生年齡愈大,愈不喜歡寫功課。小學只有四成一的學生不喜歡寫功課,但到了國中,不喜歡的比例接近七成。做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年齡愈大,愈不同意「寫回家功課讓你更喜歡上課或學習」。

 美國、英國、澳洲的中小學學區,都有清楚的「功課政策」,明訂功課是課程的延伸,有承上接下的橋梁功能。功課的目的,除了複習、預習,還應提升孩子的學習慾望。但在仍被考試主導的台灣大人小孩心目中,寫功課只「對提升考試成績有幫助」。難怪很多孩子「想到功課就想到考試」、「只想趕快做完,就可以做喜歡的事」。

 千篇一律、制式的功課類型,以及有時候「排山倒海」的功課量,讓孩子對功課與學習倒盡胃口。調查也顯示,近四成的家長,必須用「物質獎賞」鼓勵孩子完成回家作業。功課是「不得不完成」、「必須藉由其他誘因」才得以引誘完成的被動學習歷程。

 成大教育研究教授程炳林分析,如果希望孩子擁有自主學習動機,外在環境需要滿足三個需求:一為勝任感,要比孩子會的多一點點挑戰性;二為自主感,孩子有權做一些決定,例如有三樣功課可以自己挑;三為聯繫感,要與周遭人有互動聯繫。但是「抄抄寫寫的功課,生字抄兩三行,對孩子沒有挑戰性,只是時間問題,也不需要跟周遭聯繫,自己寫完就好,因此不能滿足自主動機的需求,孩 子當然不願意自主去做,」程炳林表示。

 國外研究也顯示,功課多不一定對學習有幫助。根據美國杜克大學教育和心理系教授哈理斯•庫柏 (Harris Cooper)的研究,理想的寫功課時間等於年級數乘以十(分鐘),也就是小四學生每天寫功課時間最多四十分鐘,依此類推。然而這個時間一旦超過最高上限,「投資報酬率」便呈現遞減現象。例如,國中生若每天花超過九十分鐘、高中生超過兩個小時寫功課,對學習與成績都沒有明顯的增進效益。多次參與國際閱讀素養研究的中央大學教授柯華葳也發現,學生的閱讀後的作業量,與閱讀成績不成正比。

 但台灣中小學生的功課量與寫功課的時間,明顯超過國際研究的合理上限。對於功課的討論也還只單薄的停留在「數量」上的爭議與調整。
發現二:乏味的功課類型,增強學生的「抄襲」動機 台灣中小學生的功課,量很多,種類卻很單一。台灣父母常用「字寫好沒?」,來詢問孩子是否完成功課,正反映常民文化對「功課等於抄抄寫寫」的印象和了解。

 不論學生或老師調查都顯示,強調精熟與反覆練習、容易批改的作業,如字詞抄寫練習、講義、習作、測驗卷,都是最常出現的功課類型。老師最喜歡出的功課,如只寫不教的日記、作文、心得,以及反覆抄寫的練習、講義、習作,則是學生最討厭功課類型。

漢字的字形和筆順困難且複雜,反覆練習有其必要,但是反覆練習到幾次才合宜?「練十次已到八成,練一百次只到八成二,這是程度問題;就像做一百題測驗題, 已經不是教他概念,而是訓練應考技巧,」師大人類發展及家庭系副教授林如萍說。

 綜觀當前國中小學功課的主流,不僅國文科反覆抄寫、背誦 練習,其他科目也多半是反覆紙筆練習。講義、測驗卷都是選擇、填充、計算,幾乎都是封閉性問題。透過功課,發展進一步理解、應用、分析、評估、設計等高層次能力完全沒被開發。

 熟能生巧的大量練習會形成習慣,例如網球揮拍的動作或投籃命中率,是一種不需要動腦筋的反射動作,但不會創造理解。而學習是知識、體驗、反思不斷的反芻過程。缺乏理解,使用和應用技巧的能力就非常有限。認知心理學家威廉•布朗乃爾(William Brownell)說,「如果一個人想要有成功的量化思考,他需要的是大量的意義,不是大量的『習慣性反應』。」布朗乃爾認為,「練習不會發展出意義,反覆背誦不會帶來理解。」

 抄抄寫寫,造成被動的學習習慣。「抄了三十分鐘,不能專心,家長催,孩子就痛苦拖延,影響學習興趣,愈寫愈靠近本子,影響視力,寫不好就擦掉,這樣的學習怎麼會快樂?家中孩子和父母發生衝突,講第十次時,親子都喪失耐性,寫功課變成挫折,」曾是國小老師、現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的葉興華指出。

 調查也發現,應該要多元有趣的「專題報告」類型作業,卻排名國小學生最討厭的作業類型第三名。葉興華指出,在國小階段常出現的「探索式」作業或「親子」作業,原本立意良好,要打破傳統制式、只求標準答案的功課模式,但有時卻因為老師沒有做好事前的方法指導,反而造成家長困擾。「探索式作業不是丟給你自己去學,而是之前有很多的指導,告訴你很多路徑、方法,你自己可以試試看,」葉興華說。但很多老師沒有教方法,孩子要摸索很久,家長也會產生「到底在考學生,還是在考家長」的疑問。

 機械式的紙筆練習,要求的只是標準答案,也造成敷衍的學習習慣。針對教師的調查發現,國中老師認為國中生寫功課最常見的問題,「學生不想寫」和「抄襲」分別名排名第二、三。功課太多,沒有時間寫,許多中學生變成「到學校再抄同學的,而且有時候標準答案就在後面。」中學生用「消極抵制」面對他們不喜歡的功課,已成為教師心目中最嚴重的「功課後遺症」。
發現三:安親班等於「代做功課股份有限公司」?因應雙薪家庭、職業婦女的照顧需求,近六成國中小學生上補習班和安親班,尤其在都會地區。安親班已經取代家庭,成為小學生完成功課的「第一現場」。

  調查中,儘管七成四學生表示安親班老師「從來不會」幫忙完成功課,近九成的國小老師卻表示,安親班、補習班老師「總是」或「經常」協助學生完成功課。

  安親班老師一個人要指導十幾個不同年級、不同校孩子的功課,有時候,為了「效率」,會代勞功課。
 一位師大學生暑假在安親班打工,結果發現在開學前最忙。因為有很多暑假作業是要去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父母沒時間、安親班為安全問題也無法帶全班去,只好由安親班老師上網搜尋資料,剪剪貼貼,替孩子完成。

 近來小學流行探索式功課,強調開放式成果。更有安親班老闆跑去附近小學抗議,請老師「不要再出太有創意、好玩的功課了,因為安親班老師做不完!」

 更有趣的是,七成五的國小老師,曾經直接和安親班老師溝通學生的功課。因為安親班老師比家長還了解孩子的功課、學習內容,並且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方式。安親班已經取代家長的功能。彰化民生國小老師馬君宜有一次跟家長說,孩子的數學要注意一下,家長回答,「好,我馬上去跟安親班老師說!」

有時,甚至為功課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安親班為了滿足家長對「學生成績」的託付,在學生好不容易完成學校功課後,再安排複習、預習、更多的評量卷。「有的安親班老師很兇、甚至會打人,孩子害怕,就會先寫安親班的功課,反而沒時間寫學校功課,」多位小學老師不諱言。
發現四:只有不到五成的國中生,能在睡覺前寫完功課針對國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只有四成八的國中生,能在每天睡覺前寫完功課。「班上半數以上孩子都補全科,每天補到八、九點。有時考不好,還被留下特別輔導到十一點!功課能寫完就謝天謝地了,完全不會再有自己學到、學會了那種成就感,」新竹光華國中生物老師簡志祥很感慨。

 為功課、準備考試 而睡眠不足更是常見。近四成國中生,晚上十一點以後才睡覺,每十個國中生就有一人熬夜,凌晨十二點以後才入眠。

 研究顯示,睡眠的質和量同等重要。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艾維•索丹的最新研究指出,從生理發展角度來看,人的大腦到二十一歲為止,都處於發育成熟階段,而且多半是在睡眠中進行。正值成長期的學童,每天至少要睡飽九小時以上。每天晚睡一小時的學童,認知發展會比同齡孩子落後兩年,降低學業表現、情緒管理,並造成過胖、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青少年長時間睡眠不足,也有可能引發情緒暴躁、憂鬱、酗酒等問題。

 過量的功課,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和健康。根據調查,近四成的家長覺得孩子的睡眠不足;超過五成的家長,覺得孩子的運動量不夠。
回歸學習的原點「為什麼我們大人一天上了八小時的班,回到家都不想再談公事,而孩子們在學校待了八小時之後,回家還得繼續寫功課『學習知識』?

  為什麼孩子們下課後不能單純的只是做個孩子,玩玩具、看書、做他們自己喜歡的事?
 為什麼從古至今,每個孩子都不喜歡家庭作業,卻從來沒有人想過,家庭作業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在《家庭作業的迷思》一書的推薦序文中,知名部落客、親職教育作家陳安儀,重新提醒所有關心教育的人,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

 為什麼要有家庭作業?如何才能出一份有助學習、適量適性的好功課?正如《回家功課的迷思》一書作者艾菲.柯恩(Alfie Kohn)所說:我們欠所有的孩子一個以真相、以合理為基礎的家庭作業政策。

 三月中旬,雲林縣政府創下台灣首例,宣布四月四號兒童節 三天連續假期一律不出功課,台中市與台北市政府也隨之跟進。背後的考量就是「學習不限於書本、功課,豐盛的童年和親密的親子關係,也同樣不可或缺。」功課 雖小,影響卻很大。要改變功課,必須改變我們對學習的看法。也許,雲林的這一小步,會變成台灣孩子學習成就上的一大步。

成績與名次,可以公開嗎?


成績與名次,可以公開嗎?作者:陳之華  出處:親子天下
成績之於小孩,與薪資之於成人,其實相去不遠。如果公開家長的薪資排名是荒謬、侵犯到個人隱私,那麼,我們可以要求公布孩子的成績嗎?幾週前,就讀國中的大女兒轉述了她班上導師提到的一件事情:班上有四、五位學生家長想知道其他同學的成績和名次。大女兒說,她和幾位比較「正常」的女生都超級生氣!自從我們搬回國內一年多來,孩子們常會用「正常」與否,來形容他們的所見所聞。但我也心知肚明,畢竟在不同環境與文化下生長的人,喝的水不同,見的事不一樣;有時,她們所認為的「正常」,或許對不少在這片土地上長大的人來說,反而是屬於很「不正常」的思維吧!大女兒極其氣憤的說:「這些家長到底懂不懂什麼叫做respect(尊重)啊?」她重重的寫下,並畫上足足八個大問號、十個驚嘆號!以顯示她深深的不解和全身細胞都快要爆炸般的怒氣!在她的觀念裡,這樣的父母何以能為人父母?這樣的做⋯⋯法是否會使孩子在同儕面前蒙羞?是否侵害了他人的基本「隱私」人權?她深深為這些孩子與家長感到難過,但卻也非常感謝班導師回絕了這些家長的要求,不會公開班上其他同學的成績與名次。
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和誰有關?
成績與名次,到底應不應該由老師在沒有取得學生和家長的同意之前,就直接公諸於世、昭告天下?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到底應該是屬於個別的孩子與老師、個別的家長與學校之間的事,還是連帶與其他的家長、同學都有關係?這個問題,需要大家靜下心來,以相互尊重的同理心好好思考。不是你我前一世代所接受過的教育框架及謬誤,新生代的孩子們就得亦步亦趨被套上。過去的教育方式與思維,必須要、也一定會,隨著潮流不斷的與時俱進,更趨向人性化。畢竟我們都經歷了民主自由社會的演變過程,不再是過往專制威權的時代,家長憑藉著哪一條的法律、義理,可以要求老師公開別人孩子的成績與名次呢?我們的中央與地方教育當局,不是長年累月的三令五申:不希望、不鼓勵學校進行名次的公開排序嗎?但有趣的是,政策與實際面,總有著巨大的鴻溝;有時是校方視而不見的自行公布,或是老師熬不過家長的要求。但無論何者,不都同樣違反了師長口口聲聲要遵循的教育規範和理想嗎?不也侵害了眾多學子和家長的基本人權嗎?
從這個角度來看,被公布成績的孩子和父母,好像可以控告這些家長和老師了;或者將心比心的請這些父母也公開自己的薪資所得,大家一起比劃比劃,如何?大女兒念的國中,已算是較為「開明」的學校,有不少老師願意堅守教育單位的叮嚀,不願隨著觀念偏頗的家長或不良風氣起舞。
但我知道,也親眼看過住家附近一些市立中學的班導師們,大剌剌的將班上所有孩子的分數、成績,一科科的列表寫出姓名和名次。不僅全然不顧教育當局的再三提醒,以及教改實行多年之後所希望達成的教育理念,還被過去遺留下來的「分數、升學」窠臼所籠罩;以少數家長的要求為標準,忘卻了基礎教育對於每一個孩子的深層關愛與養成意義,以及這些「愛、養」教育對於整體社會未來的影響力,侵蝕掉這些孩子日後長成健全公民的機會與基礎。
對於總是急於想要知道其他孩子成績的父母,請捫心自問:
您是不是真誠的想要關心其他同學?以盡一己之力,協助、拉拔更多孩子一把?一旦發現哪個孩子在某些科目的學習較弱,是否願意請您「優秀」的孩子來協助他們?並給他們更多的鼓勵,請老師多加關照他們,而不是只有照顧自己的孩子?藉此以教導您孩子養成同理之心,看到每個同學各有不同的長處與弱點?要求教育資源要多放在弱勢學生的身上,好讓他們趕得上學習進度?
如果您是這樣真心關愛孩子班上的其他同學,所以才渴望知道他們的成績與名次,那我向您致敬!但如果您只是在這已然成為「殺戮戰場」的中學生群體裡,私下想要為您的孩子增添「競爭」的動力;或想要知道還有哪些同學可能成為您孩子「成功」的絆腳石,以便想出確保自己孩子能登上頂峰的方法,順帶替其他孩子畫上兩刀、貼標籤,那我為您深深感到悲哀。
大女兒在今年初跟我說,「以前在北歐念書時,如果成績滿分,或是拿了很高的分數,『It's not a big deal!』(那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但是媽咪,在台灣就不一樣了,因為成績好,真的被認為是一件『big deal』!」
開發更多「潛力股」的孩子成績好,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嗎?教育官員念茲在茲、侃侃而談要打造「不要太看重分數,多元學習、五育並重」的學習環境,為何會一再的只給智育成績好的孩子榮耀與展現的大舞台呢?又是誰讓孩子都以為,數理和語言,才是師長眼中最重要的?
我們該如何使一路成績都滿分的孩子,如果有一天當上領導決策者或教育工作者時,能夠真的懂得五育並重、均衡的重要呢?他們又該如何帶領下一個新世紀的孩子,走向這個世代就已經喊得震天價響的創意開發、多元學習、不只以分數為重的教育環境呢?如果他們的父母從他們中小學起,就要求看他人的成績、名次,這些孩子們日後會不會懂得「尊重、同理」呢?以及「分數」的數字背後,其實還有太多太多的人生與社會文化哲理呢?
這些日子以來,我一直在思考著,或許沒有所謂市長獎、第一名的北歐教育思維,反倒真的讓大多數的孩子、家長、教育工作者、社會大眾在教育過程裡,能平心靜氣的看到更多不同才華和潛能的孩子;而角逐第一名的虛榮光環,反而讓你我的孩子在學習各階段被「優秀」兩字綁縛,而一味的跟別人較勁,瘋狂追逐分數、排名。
我們要的,應該是使教育環境有機會開啟更多「潛力股」的孩子,而不只是偏狹的以為「績優股」的孩子才要長抱。
畢竟,績優多半是一時的,但是潛力與希望,才是使每個孩子都能燃起學習興趣的最佳動力啊。

給孩子一百種夢想

前清大教授彭明輝:給孩子一百種夢想
作者/賓靜蓀 採訪

家庭教育是親情的互動,是家庭參與勞動的過程。以前的父母忙於生計,沒錢送孩子去補習。小孩幫忙做家事,父母邊做邊講話,是相對完整的在教做人處事的道理。以前孩子的時間沒被塞滿,比較有時間去發展自己。

⋯⋯ 現在的家長只投資錢但不投資時間,大家想盡辦法不讓小孩跟爸媽在一起,把他們送去上才藝班,只是填塞時間。

我家小孩國中、國小都是太太在帶。他們沒去補習,我們是利用暑假,讓他們在家裡「講課」給我們聽。我們讓他們自己講一遍這一課在教什麼。剛開始孩子講不清楚沒關係,讓孩子從頭講到尾,中間卡住時,提醒他,給他步驟、刺激、時間、環境和機會。第一課講十次才順,第二課講八次,到最後愈講愈順,他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親子教育很多問題要向內看,要從自己生命、學習經驗去反省。台灣最大的問題是盲從威權,以為有一個人知道標準答案。但如果你一直往外找,找到的都是死的答案。例如,許多你以前不會的東西,現在不也都會了,那還擔心什麼?你孩子以後一樣也會。我們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不需過度注意的事情上。小孩學習若卡住,給他時間就會過去,不要那樣在意。

教育的重點應該在個人的培養:三十歲時,你希望他長成什麼樣?怎麼看待自己?看待別人?別人怎麼看他?

父母要先回答這些問題,不要把孩子成長的機會都拿掉,連發呆也不行,要把他的時間塞滿。有些人擔心小孩一無聊就打電動,打電動是不好;但解決辦法不是送去補習、上才藝班,而是陪伴。

家長如何陪孩子探索自己?

讓孩子接觸各種可能。你對孩子的工作,就是要從小引發他的普遍價值觀和興趣。最重要的是,讓他對人生有一百種夢想,也許他試了九十九種,最後一種他找到了。但反觀我們的輔導是從小開始剪枝,空間能力不好,不該往理工發展,不該往語言發展。這是學習結果,不是能力的表現。所以我們一直沒有把孩子當人,我們一直在培養牛奶鳳梨、蜜蘋果,比養盆栽還過分!因為所有不要的都被剪光了,剩下的番茄才那麼大。

有人到三十歲都不知自己要什麼,因為從小沒讓孩子有光有熱。孩子對事情有興趣才會接觸、才有了解、才知道喜不喜歡。小孩對大人的一句話會有龐大的想像,就產生興趣,這是最大動機。所有自主的動力來自熱情和幻想,有了認識才有未來選擇的基礎。我們不要透過一大堆才藝班,而要透過熱情,讓孩子對各種活動感到好奇、想去嘗試,小孩需要的是多元的探索。

跟孩子相處最重要的是,當他大學時還願意跟爸媽躺在床上聊天,三十歲時還願意跟你說話。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就一直強調:「如果你有困難,自己不能解決,我希望我是你第一個會找的人;若不是,至少是你一定會找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