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家有小霸王? 糾正4步驟家長跟著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孩子任性愛哭鬧,玩遊戲時常霸占器材,不讓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做錯事又愛說謊,如果家中有這樣的小霸王,家長該如何是好呢?專家建議,按照傾聽、接納、同理、反映4步驟,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才能真正糾正孩子的行為。
孩子做錯事 家長這樣做
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張雅詒觀察發現,少子化世代來臨,許多小朋友在爸媽、長輩的呵護下成長,家長常面臨管教方式要採取嚴謹或寬鬆的兩難,常會擔心會不會寵壞孩子了。
張雅詒臨床心理師說明,舉例來說,孩子做錯事後,可能因為擔心家長生氣而選擇說謊,首先應了解孩子說謊的原因,可以對孩子說「你好像很擔心講實話會讓媽媽、爸爸很生氣,所以就說謊了?」。當孩子知道爸媽能理解、接納他的情緒後,可能會承認說謊,此時可以說「你擔心媽媽會很生氣,所以你很緊張,讓你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樣自己這麼緊張,好辛苦。」
再聽聽孩子怎麼說,等到可以理解他的情緒後,接著說,「原來媽媽、爸爸生氣會讓你這麼緊張,甚至要說謊來讓我們不會發現你做錯事,但是做錯事情還是需要負責,你覺得我們能夠怎麼處理比較好呢?」,共同找出一個雙贏局面的解決方法。
正確4步驟 傾聽、接納、同理、反映
張雅詒臨床心理師強調,先傾聽孩子的原因,接納並同理孩子害怕被處罰的焦慮心情,最後反映給孩子,才不會真正抑止孩子的情緒,也能夠糾正孩子的行為,避免造成親子溝通的裂痕。
家長同理心 成為孩子好楷模
張雅詒臨床心理師認為,如此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家長以一個好的楷模讓孩子學習「我有情緒很正常,而且我知道怎麼去接納及因應我的情緒」;同時,孩子也學習如何同理、傾聽他人,這些寶貴的經驗,將受用一輩子。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總不把爸媽的話當一回事 為什麼孩子「敢」拖延?

作者:王意中
摘自:寶瓶文化 《戒掉孩子的拖延症》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拖延,消極反抗的展現?
有一種拖延,是孩子為了抗拒大人交代的事情,而以敷衍的方式來延遲被指派的任務。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孩子在被交代一件事情時,是否表現出消極反抗的態度,來釐清孩子是不是屬於這類型的拖延。
所謂消極反抗,指的是在我們交代孩子做某件事之後,他就開始東摸西摸,沒有特別交代什麼事時,他卻能表現得非常專注如果有這樣的情形,可以思考一下,孩子反抗的理由是什麼?


我叛逆,所以我拖延?許多父母可能會發現,愈叫孩子做某件事情,他就愈反其道而行。對於交代的事,我們愈提醒,他就愈不做。
孩子總會說「想要做自己」、「想按自己的想法行事」。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就該思考,如何避免孩子有這種理所當然、「想幹麼就幹麼」的心態。
孩子的拖延有時是在試探大人的底線,這和社會性掌控有關;有時則是因為處在叛逆階段,只想做自己的事,而這多少也是他宣示自己想要長大的方式。
孩子有天可能會對我們提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像是「為什麼不能做我感興趣的事情?」「為什麼我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為什麼一定要聽你的話去做事?」「我對那些事沒興趣,也覺得那很沒意義、很無聊,有錯嗎?」這時,不妨讓他了解一個觀念:每個人活在世界上,處處與他人有關聯,不可能獨立生存,當然也就不能「想幹麼就幹麼」。當他對周圍人們有所求,就等於需要別人的支持與協助;同樣道理,面對他人的請求,也應有同等的回應。父母可以體諒、同理孩子想要獨立、長大的心情。每個人都想做自己,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還是處在這個社會脈絡裡。很多事情都需要有所取捨,而不能任由我們恣意妄為。

為什麼孩子「敢」拖延?
其實,「敢」這個字隱含了親子關係被定位在「上對下」的模式。有些人可能會對這般階級性的關係感到不以為然,然而,「上對下」的關係有時是適用於某些特定情形的,例如孩子不去完成他應該做的事情時。
有時,管教孩子的最大挑戰之一,來自孩子的社會性掌控、對立與反抗。當然還包括我們要孩子承擔的責任沒有產生效果,才使他總是對我們的要求無動於衷,將事情一再拖延。那麼,孩子不想做,但又非做不可時,到底該怎麼辦?
在孩子無法強迫自己去面對某件事的情況下,由父母、老師給予適度的強迫,也可以構成一種驅動力。
這裡強調的「上對下」關係,倒不是要孩子怕我們。而是,當孩子還在「他律」階段,仍需要透過大人的監督、陪伴,慢慢修正行為模式,進而養成習慣。孩子是需要被管、被教的,他要遵從指令,並為自己負責。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孩子,你被分數綁架了嗎?

作者:書摘    發表日期:2017-09-15

不再把「分數」視為「公平」的唯一理由
芊惠是個 「好」學生,課前會預習,上課會提問,課後作業不馬虎,為了追求高分她的學習態度無懈可擊。
上課中,芊惠最常跟我的對話是:「仙女,我覺得不公平,為什麼我們這組沒加分?」
像芊惠這麼「好」的學生,只在分數上錙銖必較,一分都不放過。她的眼裡分數代表一切,是學習的成果,是公平的實踐,是能力的呈現,是學生唯一的價值。
將學習簡化為分數,用分數詮釋公平,就像商人眼中只有營利而缺乏社會責任。
我想帶著她看到分數以外的視野,尤其像她這樣的「好」學生,更該跳脫分數的束縛,感受學習的溫度與共學的樂趣。

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魅力
回答問題,一題兩分。學生要任何分數,只要講得出理由,我豪氣的「在意你的在意,成全你的在意」。
慢條斯理的榮昇我會等他寫完白板註1,給他兩分,鼓勵他在終點線前不曾放棄;傻氣的妤宣能條理分明的賞析文本,給她兩分,鼓勵她難得的言之成理;當珮珊帶著白板衝到台前,我也一定會買她的帳,尤其週五她會比平日還要狂熱,兩分入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芊惠的白板在我面前,答案對了也未必拿得到兩分,她不服氣,天生大嗓門的跟我要那兩分,我沒搭理她,她會高八度地再叫我一次,課堂節奏搭配她的叫喊繼續往前。
在學習領域中最微不足道的分數象徵公平,容易造成錯誤的認知,以為分數就是唯一。公平是我看到了你的努力用兩分肯定你,公平是我看到整組的凝聚力用兩分肯定你,公平是我看到了個人學習態度的轉變用兩分肯定你;公平不是個人主義抬頭的兩分,公平不是獨善其身的兩分,公平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的兩分,公平不是對著隊友搖頭嘆氣的兩分,表象的兩分與深層的兩分意義大不同。分組中,有能力的人支援領悟力慢一點的人,「天助自助者,利他而成己」。

有意識的轉變才是真正的成長
高三最後一個月,芊惠迅速地放下白板,擦掉答案,繼續下一題,不再強求那兩分,依著我提問的步調,往前答下一題,不再停在原點,不再困於分數,她的天空豁然開朗,臉上的線條多了點溫柔。
被分數綁架難以體會人文之美,不被分數左右才能輕鬆自在地學習。這是我想教她的,畢業前夕,她學會了。
芊惠繁星上了最南端國立大學物理系。不因考上了大學而懈怠高中課業,認真態度不減,期末一分鐘的口頭報告,她仍舊精心準備海報讓自己盡善盡美,看著她找到學習的方向,我情不自禁地說:「芊惠,妳現在的樣子真迷人。」
芊惠的改變,是必然,不是偶然。善用三個原則就能甩掉因分數隨之的現實功利與患得患失。
一、分數是策略,不是目的,正增強註2才能強化學習。
二、得高分是為了自我實現,並協助同儕共學共好。
三、分數的鑑別度因人而異,不求公平,但求服眾。
讓每個學生「被看見」才能彰顯分數的價值。
凌駕於分數之上的教育才能琢磨出鑽石,芊惠便是其中一顆。

教孩子「負責任的態度」,養成順利完成功課的好習慣

文 / 陳咪妮 (未來Family專欄作家)

「電視關掉!趕快去寫功課!」
「都幾點了你怎麼寫那麼久!?」
「專心一點不要一直玩!」
類似的督促話語似乎很容易從爸爸媽媽口中出現,要孩子主動順利完成功課,可說是爸媽票選最頭痛困擾的事情之一,總是在閒聊時會有媽媽問我,我們家兩個小傢伙為什麼都能這麼主動的寫功課呢?
其實,為娘的只是教孩子學習「負責任的態度」,然後協助他們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方法很簡單,但需要爸爸媽媽花心思、花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努力⋯⋯⋯ 
事先溝通正確觀念讓孩子更容易達成目標
小孩其實和大人一樣,做一件事之前,我們先和他們溝通,讓他們理解並接受,他們就能做得更好!
所以在上小學前,為娘的就找時間好好的跟兒子女兒聊一下,說明接下來上小學,將和幼稚園有所不同,爸爸媽媽的責任是努力工作。
而他們當學生的責任則是認真學習,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而「回家功課」就是一個學生最基本該完成的事,包含確實把功課帶回家完成,然後帶回學校交作業!
讓孩子確實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什麼,他們更能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營造適合寫字的環境讓孩子更專心
說實話台北居大不易,要在家裡另外隔出一間書房給孩子,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做到的事,但為娘的很努力的幫孩子製造一個「適合」讀書寫字的環境。
雖然沒有書房,但我準備了書桌,這是專屬於孩子的,孩子會很高興有自己的書桌可以寫功課;
然後,在孩子寫功課時,全家人必須配合,不要在旁邊做出會影響孩子的事,例如看電視,試想如果你是孩子,在努力寫作業的同時,旁邊有人看電視看得哈哈大笑,你的心情如何呢?我們就別為難孩子了吧!
有個安靜能專心的時刻,好好的坐在書桌前,孩子一定可以快速順利的寫完功課。
 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讓孩子按部就班
好的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一樣,孩子放學回家後該做的事,如果有一定的規律,相信他每天都能按部就班做好每一件事。
例如,我家兩個小傢伙上完課後總是餓得前胸貼後背,所以放學後要先慰勞一下五臟廟,為娘的也趁機跟他們聊一聊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吃飽喝足心情也發洩完了以後,就可以拿著功課坐到書桌前開始寫作業了。
而且,寫完作業後要「自己主動」拿給我簽名喔!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聯絡簿或功課沒簽絕對不是爸媽的錯,是他們自己要負責!
 專心陪伴給予支持讓孩子穩定成長
孩子寫功課的時候,其實還是建議家長們可以陪在身邊,當孩子在學習一個新的事物、新的習慣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在一旁協助,他將能夠做得更好,我們也能放心,接著才能放手。
就如同孩子小時候剛要學走路時,有我們牽著支持著,所以他踏出穩健的第一步,慢慢的他走得越來越好了,我們就能放手讓他自己走了!
一開始,為娘的用全部心思陪伴孩子寫功課,在他彎腰駝背時,提醒他調整正確的姿勢;在他寫錯時,用方法引導他發現自己的錯誤並修正;在他遇到困難時,帶著他一起尋找資料找出答案⋯⋯
到如今,孩子可以自動自發完成他的功課,不需要為娘的擔心,我也相信,只要爸爸媽媽們願意陪著孩子一起,每個孩子都有這個能力!

ADHD孩子做功課「玩不停」? 三個策略助學童專注起來

按:此文作者為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總監冼權鋒教授、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先生】


患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學生,難以長時間專注於學習上,所以當進行較長間的活動時,很容易被周遭環境分散注意力,因而無法完全遵照規則或指示。例如孩子回家後,只顧看電視,遲遲未開始做功課;或者才剛坐下做功課,便開始玩文具、東張西望,把功課拋諸腦後。

家長遇上這種情況,免不了非常氣結,甚至責備孩子沒有認真看待學習。其實作為家長,對他們的了解及支持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列出的簡單方法,可更合適地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良好習慣。

應對策略
  1. 保持簡約學環境,配視覺提示
由於ADHD學生容易被周遭環境分散注意力,故此,他們溫習的地方應以簡約擺設為主,並將一些會分散其注意力的物件拿走。家長亦應為子女安排寧靜的學習環境,配以整潔的工作桌,桌上只擺放需要的書本及文具,未需要用上的書本、紙張等先拿走,亦應避免使用太花巧的文具,以減少干擾因素。
  1. 在書桌貼上視覺提示
經常直接責備ADHD學生不專心,會令他們感到尷尬之餘,更有機會觸怒他們,影響親子關係。其實,家長可以在桌子周邊張貼視覺提示,如提示字句、列出功課及温習清單等,詳細列明每項工作的步驟。當孩子「四圍望」時,家長可點一點提示圖片,代替責罵,亦方便子女常常看到,自我提醒。另外,家長不妨嘗試減少怪責他們的錯處、多讚賞他們做得好的地方,鼓勵孩子。
  1. 給予指示時要明確及具體
如果只說「快點做功課」、「不要再做白日夢」之類,即使能令ADHD學生一下子提神,但一般很快便對「目標」拋諸腦後。相反,具體的指示,配合肢體語言表達,有助他們知道自己的目標。例如做功課前,先拍拍他們肩膊說:「你現在先完成第一份功課,然後有15分鐘時間休息。」讓子女清楚明白學習目標和要求。家長亦可進一步將功課拆細,讓孩子每次只做數道題目,完成後再給予新指示,可令他們更易專注。

讀寫困難學生抄寫速度緩慢 專家教你四個應對策略

  • 資料來源: 香港教育城共融資料館

  • 【按:此文作者為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總監冼權鋒教授、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先生】


  • 開學一段時間,功課量漸多,讀寫困難的孩子在進行寫作練習或抄寫手冊時,往往比其他同學寫得慢,需要花多些時間才能完成功課。他們在進行抄寫練習時,需要望幾遍才抄下一筆,抄寫的生字可能會有頭無尾,寫字力度會過大,甚至寫穿紙張。

  • 其實,讀寫困難的孩子做功課「特別慢」,是因為他們較一般學生難辨認字詞、理解句子等,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才能完成功課。家長需學會體諒和欣賞他們的努力,配以適當的家校策略和訓練小肌肉練習,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和信心,將有助減少他們坐在功課桌前的時間。

  • 應對策略
    1. 學習欣賞和體諒 切忌動怒
    面對讀寫困難的孩子,家長的耐心十分重要!家長應體諒他們在文字處理上的困難,包括閱讀、寫作及默寫,例如認讀不到字詞、經常漏寫筆劃等。當面對這些情況,家長動氣只會令孩子壓力更大,愈做愈錯。其實只要不是寫錯,即使寫得難看也不應擦掉重做,家長欣賞他們的努力,會令孩子更願意嘗試。
    2.以其他題類温習 取代抄寫
    抄寫的功課無可避免,但在安排溫習時,如果局限於抄寫項目,有可能令他們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家長可嘗試以其他題型,例如做閱讀理解或填充題練習時,容許孩子以勾選或圈選代替抄寫;以口述形式進行互動式溫習等,給予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有助建立自信。

  • 3.與教師商討彈性處理功課
    家長可以按照子女的能力需要,與教師協調,彈性處理抄寫功課的份量,或容許讀障生按程度以其他方式作答。例如重組句子時以數字排列次序、多以選擇題形式製作題目、回答閱讀理解題目時直接在文章圈出答案、供詞寫作或加插提示,或容許學生使用電腦軟件代替書寫以遞交功課等。避免因為題型限制,局限他們的才能。

  • 4. 進行肌肉及眼球訓練
    讀寫困難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小肌肉發展、視覺空間認知或手眼協調功能上的障礙,導致抄寫速度較慢。家長可多與子女做一些針對性的訓練活動,例如搓揉泥膠、開合衣夾,可以增加前三指的靈活性;球類活動能訓練眼球控制,加強手眼協調;圖卡對對碰遊戲可加強視覺記憶。固定的訓練活動能強化肌肉,讓身體習慣活動的節奏,長遠有助改善抄寫速度。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你常著替孩子作筆記、劃重點、複習功課嗎?親子作家:家長常忘記誰才是學習的主角…

文章出處   彭菊仙   2017-08-23 


孩子永遠是學習的真正主角。學習效能好,應該是他們自己感到高興;學習效能差,他們的憂心當然必須多過於爸媽;如果父母的責任與得失心都比孩子來得強烈,那這樣的投入就必定大有問題:到底要不要介入孩子的讀書?要介入多少?要介入到幾歲?
自主學習 ≠ 獨自學習,放牛吃草是下策
你誤以為自己是學習的主角嗎?
要陪伴,不要過度干涉


有位媽媽很瀟灑地跟我說,她認為孩子一進入小學,學習就應該是他自己的事,為了讓孩子學習自我負責,她決定不介入孩子的學習;為了讓孩子清楚自己的學習狀態,同時讓老師能掌握到孩子最真實的學習狀態,她也不打算檢查作業。
完全交由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與課業負責,孩子就真能自我負責嗎?這樣的作法真的能讓孩子進步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一位全球知名的老師怎麼想。

強調創新教學、塑造自由學風的克拉克學園創辦人,也是《優秀是教出來》一書的作者隆.克拉克曾分享過一個案例:

許多科目都不及格的喬幾乎都不寫功課,他是個學習落後的學生,於是老師與他的父母溝通,希望他們能確定喬每天都有唸書,幫助他使用學習指南、複習筆記,並且製作生字卡。關於喬的學習,家長與老師必須一起努力。

但幾個月過去,喬的成績依然落後,因為以上的事情,喬的父母一樣也沒貫徹,卻直率地回答克拉克老師:「我們並不擔心,因為我們知道他一定沒有問題的,我們把這件事情交到上帝的手裡,我們會禱告。」喬的父母相信孩子會自己想辦法,自己終究會有所突破,甚至認為上帝會給予祝福。然而事實不然,光靠喬自己的力量,不但沒有絲毫進步,而愈來愈落後。
所有的老師都希望教會每一個孩子,但光靠老師一個人的苦口婆心絕難達成任務,認真的老師還需要願意一起合作幫忙的父母,才能將學習落後的孩子拉拔上來。
這個曾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的老師下了結論:「若想孩子成功,父母就得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他希望父母也能投入,因為唯有父母一起進入孩子的學習狀況中,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也唯有父母願意伸出援手,孩子的問題才可能被貼近的處理,有機會進步。
克拉克不否認有些孩子完全不需要家長的關注,但仍能保持亮眼的成績;只是對多數孩子而言,若是父母常常在狀況之外、放牛吃草,孩子成功的機率就微乎其微:「最棒的家長都明白,為了孩子著想,勢必得有所犧牲。這些家長知道,沒有任何電視節目,會比花一小時陪孩子念書、檢查作業,或陪陪孩子玩大富翁重要。」他說,「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的重要性無人能及!」
採訪 200 多位優秀青年家庭教育所匯集成的《一流的教養》,書中也明確地做出結論:「自由放任孩子念書的教育方針並非對所有的孩子都有效。」該書所做的問卷中,得到最多的回答是:「比起強迫孩子念書,讓孩子自己作主會比較好,但『普通孩子的父母』萬萬不可囫圇吞棗接受這樣的說法。」可見得,關於孩子的學習,「放牛吃草」的方式對多數孩子而言,絕對是一個下策。
成長中的孩子缺乏分析未來的能力,沒有遠見,這完全合乎常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曾利用核磁共振掃瞄了 1800 名青少年的大腦,驚訝地發現他們的「前額葉皮質區」竟然還沒有長全,而這個區塊專門負責分析事理、組織想法、並權衡行動,被稱作「大腦的CEO」。
這項結果可以充分解釋,為什麼許多青少年根本沒有預見行為後果的能力,因此他們當然不會思索「今天的好成績」對未來會有什麼幫助,眼裡只會看見讀書的無聊與壓力,於是想辦法偷懶,逃避責任。然而等他們長大,能想通事理時,已經錯過了很多機會,為時已晚。因此,在孩子混沌的成長期,父母當然有責任補強孩子大腦未完全的功能,需要在一旁耐心的引導、分析事理、教導、監督,責無旁貸。
東方父母深諳此理,但是,卻又出現了一批熱切過頭的父母。不少亞洲家長都像虎媽,一旦投入孩子的學習,往往發瘋般地走火入魔,落入軍備競賽模式,他們總攬孩子所有學習的大小細節,承擔孩子所有的成敗得失。有些父母在要求孩子勤加練習時,開頭都是跟孩子這麼說的:「幫『我』做一件事…」、「『我』要你……」儼然把學習的主角易主— 是「他」自己,而非他的子女。
完全無視孩子為學習的主角、擁有獨立人格的介入模式會造成什麼結果?《爬上常春藤:培養名校生的十七個秘訣》一書寫了一個令人難過的案例。移民美國的韓裔宋先生和宋太太,為女兒珊蒂訂定了非常緊湊的生活表,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六點至七點由爸爸陪伴做進階數學練習;一放學,宋先生就接女兒到自己的店裡做功課,晚上則要花費數小時繼續指導女兒做數科習題。他們嚴格執行每日的行程表,絲毫不准珊蒂懈怠,珊蒂也不負期望進入常春藤名校就讀。
但這個故事並沒有完美的結局。
從來沒享受過自由、很少盡情玩樂的珊蒂,少了父親的盯哨,便像是脫韁的野馬,開始到處參加派對、盡情享樂,和各種朋友廝混,甚至吸毒,最後因為成績太差而被取消獎學金。惡性循環之下,她對學習愈來愈沒興趣,也失去信心,最嚴重的是,她和父親的關係變得極度惡劣,最後形同陌路。
這個真實案例反映出父母在陪伴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盲點:把自己當成學習的主角,而非孩子自己;只在意最後的學習成果,而忘記孩子是否擁有自主的學習動機與樂趣。
而我自己對三個孩子呢?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我投入的方式當然必須不同,陪伴的程度不同,介入的深度更不同,但最重要的關鍵是:我絕對不橫刀奪「愛」。這個「愛」,是他們自己對學習的熱愛。我必須謹記在心:孩子永遠是學習的主角。學習效能好,應該是他們自己感到高興;學習效能差,他們的憂心當然必須多過於我;如果反過來,我的責任大過孩子,得失心也強過孩子,那關於我的投入就必定大有問題。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父母需要陪伴孩子讀書的方式與目的也就不同。散漫的孩子需要父母稍加權威式的主導,而且因此能有明顯的進步,但不見得學得會「自我管理」;順從的孩子會乖乖遵循父母所有的安排而毫無怨言,但一旦離開父母的視線,也許會頓失所依,毫無自我主張;而個性強烈的孩子則根本不願意順服父母任何一個指導棋,或許反而走上「為反對而反對」的自毀之路。
這些問題的癥結,都在於父母介入孩子學習之時,沒有把孩子當成「第一主角」,關於孩子的學習,父母當然必須陪伴、守候與輔佐,但請經常檢視自己陪伴的目標。
1.  幫助孩子及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妥善規畫生活作息、有效能的使用時間,並維持到長大成人。
2. 「想辦法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絕對勝過「維持漂亮的成績」,如此才能讓孩子真正的自我學習。
3. 常常檢視自己是否能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並擁有學習的信心。如果已經嚴重抹煞了孩子的學習樂趣,不如不介入,另外再想更好的方法或人選來幫助孩子。
4. 最終目的是培養出能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負責、擁有人生目標的孩子。

作者介紹│彭菊仙

廣受父母們喜愛並信任的親子作家,文風多樣,描繪親子生活時而細膩溫暖,時而幽默風趣;批評教育時勢又敏銳深刻,文章常見於網路轉載、親子網站。擁有三個男孩的她,喜歡和孩子共學、共做、共玩。如今孩子都進入青春期、接受體制內的中學教育,在陸續陪伴孩子們經歷高度升學壓力之後,她深刻體認到親子一定要一起學習與「分數」這個難題和平共處,在務實面對升學競爭的同時,更要讓孩子看到分數背後的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與定位。著有《管教的勇氣》、《孩子有想法,我們就想辦法》、《幸福教養》、《教養好好玩》等書。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新生入學父母焦慮不安 心理師建議調整作息降低環境改變焦慮

  • 作者:  陳可家
  •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
  • 開學日在即,讓家有小一新生的爸媽焦慮不安,擔心小孩新環境適應問題,猶豫要不要送課後安親班?到底要不要學才藝?要選哪家才藝班?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陳可家建議,家長可提前協助孩子準備,事先幫孩子調整作息,帶孩子認識新環境,降低彼此對於環境改變的焦慮。
    陳可家表示,小一入學時因環境陌生,會產生焦慮感,是正常現象,大多數孩子慢慢融入環境即可改善,家長的「十八相送」不用演太久,因為有時大人的不安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所以大人要嘗試去調適自己的擔憂,或可請教有經驗的家人、朋友。
    陳可家指出,小學的作息與幼兒園不同,所以要讓孩子提前準備,若是孩子會晚起床,建議提前兩個星期開始慢慢調整孩子的作息,提早入睡,以便提早起床,將起床時間慢慢往前調整,家長可以計算孩子起床後洗漱、吃早餐以及上學路程的時間,決定孩子的起床時間。
    家長要先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告訴孩子小學的時間規劃與幼兒園不同,小學沒有點心時間,若孩子想吃的話,可以事先幫孩子準備。陳可家說,小一的孩子控制能力已經比幼兒園的孩子好,家長可以事先和孩子約定好,例如第二節下課再吃點心,上課不可以吃東西。雖然會與原來的習慣有一點不同,但是規律性可以協助孩子發展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陳可家表示,面對小一新生開學,通常父母比孩子焦慮,除了因孩子長大、變獨立的失落感之外,還有很多擔心、煩惱的問題,例如要不要讓孩子補習,才不會輸在起跑點,要不要讓孩子學才藝,是不是要讓孩子上安親班等,建議家長不用急著做決定,可以更有彈性地帶孩子去嘗試看看,選出孩子真正有興趣的課程,若是擔心孩子會輸其他小朋友,可以多與老師溝通,老師可以從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發掘學習上的優劣勢,也可與老師討論是否需要補救教學,親師間的溝通可以減少家長的焦慮。
    陳可家說,有時候焦慮是自己想像的,不用與鄰居、親友比較孩子的表現,以免孩子要學的東西、要補的課程學不完、補不完,讓家長焦慮不已,也讓孩子有更大的壓力。家長要相信孩子會慢慢適應,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正常的、健康的,若是適應不好,再與老師親自見面溝通。
    陳可家也指出,小學生上課時,會要求孩子固定在一個位置上坐比較久的時間,因此若是專注力較不足或是有過動問題的孩子,在上小一時就相對容易被發現,因為孩子沒辦法久坐,持續力不夠,或是衝動控制不佳的問題會顯現出來。若真有這些問題,或是有此擔憂,可以找身心科、復健科或小兒科醫師進行諮詢或評估。
  •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法律blog 家長的管教責任



    文/廖頌熙(律師)
     小勇長得人高馬大,除了在校園成群結黨、霸凌同學外,也常和其他校的學生發生衝突。經老師屢勸不聽後,只好請小勇爸爸到校。
     老師明白表示:「小勇這樣下去不行啦!他不但上課不專心,還到處惹事生非,欺負同學。大家都很擔心小勇未來的發展。」 小勇爸爸無奈的說:「我和小勇的媽媽離婚後忙於工作,小勇看不到媽媽,沒事就往外跑。」 老師說:「可是,學校再努力也有限,看看能不能找親友幫忙照顧小勇,要不然他放學後都沒人管,的確容易出事。」 小勇的爸爸回答:「我無法找親友幫忙,不過老師怎麼管教小勇,我都沒意見。孩子不乖就打,小勇就交給老師管教了!」 

    請問小勇的爸爸可以把管教責任推給老師嗎?
    文/廖頌熙(律師)
    法源探索
     家長因忽視教養,導致少年被判保護管束或刑罰時,法官可命家長接受親職教育輔導、罰鍰或公告姓名。因此,家長不能將所有教養責任都推給學校,應相互配合,導正少年霸凌行為。 小勇霸凌同學,當然應依其行為負責,輕微者,由學校調查後,輔導改善,或轉介專業機構實施輔導,或商請社政機關輔導安置。嚴重者,則依少年事件處理法,移送法辦,由警察或法院出面處理。 小勇的家長是否無須為小勇的行為負責呢?當然不是,為督促家長教養子女,依少年事件處理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因忽視教養,致少年犯法或有犯法之虞,因而受保護處分或刑之宣告,少年法院得裁定命其接受親職教育輔導。拒不接受者,得裁定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再不接受者,得按次連續罰,連續罰三次以上者,並得裁定公告姓名 此外,子女霸凌行為造成他人身心受害時,家長依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也須負連帶賠償責任。因此,家長責無旁貸。

    你該知道文/簡里娟(高雄市正興國中輔導教師) 進入學校後,重視同儕的程度及友伴對個人的影響力逐漸增加,遇見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不僅增添生活趣味與豐富性,也能使自己的內心有所歸屬。切勿仗勢年輕氣盛,以嘻笑玩鬧的態度,罔顧對方的感受而欺侮他人。 雖然父母負有教養的責任和義務,身為子女,應體諒父母工作辛勞及養育自己所付出的心力,在父母忙於生計時,將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安頓無虞。犯錯了,也要適時聽從規勸和教導,並靜下心來思索規勸背後的善意,才是一個成熟和令人放心的孩子!

    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這是開玩笑、吵架還是霸凌?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  羅怡君  2017/04/06

    當孩子從校園裡回來沉默不語、嚷著不想去上學,或者透露學校裡發生不愉快的衝突,這時父母心中難免一陣翻騰,想追問清楚更多細節,孩子卻支支吾吾或者乾脆繼續沉默。回想電視新聞報導的校園事件,難道被霸凌不敢開口嗎?該跟老師聯絡一下嗎?又該怎麼開口才說得清楚呢?
    近年來「霸凌」現象愈來愈受到關注,孩子們也從各種管道知道這個「名詞」,然而學習到這個名詞並不意味著充分了解霸凌本質,反而容易成為輕易標籤孩子、定義衝突事件的另一種有色眼光。
    在河合隼雄所著《孩子與惡》一書中,特別將「霸凌」獨立出來討論,他認為「孩子有關『惡的體驗』學習嚴重不足,無法從其他手足或同儕間了解該有的限度,大人監視的目光須臾不離,很多孩子被當成所謂的好孩子來養育,被遷入固定的規格裡。面對內心不斷湧出的力量無法分辨,便失去分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這種事,停不下來。」
    這些「惡」在團體生活裡的展現,很可能就是開玩笑、惡作劇、口舌之爭、吵架甚至是比較嚴重的衝突。這些「惡」當然有可能演變成霸凌事件,但在尚未演變成霸凌的過程裡,正是孩子需要大人協助之處。若我們只想一味「消除」霸凌而畏懼任何衝突,那麼只會讓孩子失去學習與這世界拿捏距離的機會,最終導致霸凌地下化,或是轉型為各類的隱性霸凌。
    構成霸凌的指標
    想確認事件是否已構成「霸凌」,並非依賴當事人的「感覺」或「主觀」判斷,若事件符合以下其中一、兩項指標,那麼就應當朝霸凌事件方向處理:
    權力是否平衡?觀察重點在於兩方是否為勢均力敵的態勢,也就是說雙方能隨時調換角色、你來我往,即使有一方吵輸或打輸,若權力沒有相差太多,那麼就不是霸凌。
    是否蓄意傷害?不論是精神上或肉體上,一方受到傷害時另一方會覺得快樂。
    有進一步的威脅?雙方都知道有可能再度重複發生。
    恐怖氣氛?若重複行為不斷發生且沒被遏止,就會在受害者心中產生恐懼與壓力,並可能因此受到威脅和控制。
    以下是校園內幾個常見情境,若孩子回家和我傾訴類似遭遇,我會暫時控制自己擔憂著急的心,試著從對話裡收集更多資訊,此外,在照顧自己孩子情緒的同時,我也好奇「對方」孩子的心裡在想什麼,其中是否有個性差異、溝通不成熟所造成的誤會?

    衝突狀況1

    在學校   同學對我惡作劇
    同學亂拿我的東西、把我的東西故意藏起來、下課時間喜歡拿球丟我、路過的時候會故意用手推我或碰我、替我取很難聽的綽號……
    其他孩子怎麼想?
    我又不知道那是他的東西,他都亂放啊又沒貼名字。
    他就是很膽小,東西不見就很急想哭,我們看到他那樣子很好笑。
    他在旁邊一直盯著我們看很討厭,我們就拿球丟他叫他走開。
    欺負他很好玩啊,反正他又不會怎樣,之後再跟他說對不起就好啦。
    開玩笑嘛,碰一下也不行喔,我們男生常常這樣推來推去的,他也沒說不可以啊。
    爸媽可以怎麼做?
    這些描述經常是師長詢問時的答案,聽起來四兩撥千斤的說法,往往讓人更加氣惱卻又不知從何處理。到底「開玩笑」或「惡作劇」是否為霸凌,必須觀察發生的頻率次數,若只是偶爾發生,不必反應過度,隔兩天孩子又和好如初。但若三天兩頭頻繁發生,加上角色無法對調,或是一方喊停卻置之不理,那麼就構成霸凌的條件。
    想要中止霸凌,「回應方式」是重要的策略之一,家長可以協助孩子:
    1 找出孩子能做哪些事面對霸凌情境,例如可以在家裡進行角色扮演,演練各種情境與應對,培養「自信的語言還擊」。
    2 和老師或學校反映霸凌情境,提供事實並確認處理態度。
    3 運用正向的自我對話和讚美,培養孩子的自尊心,並打入其他團體。
    「自信的語言還擊」與「攻擊式的反擊」大不相同,前者不訴諸「以暴制暴」,而是用表情語氣傳達堅強的心理準備,後者則是直接「打回去」。有些家長過去曾有類似經驗,可能建議孩子鍛鍊體能、直接肢體反擊,但反擊未必是每個孩子都能做、想做的方式,有時不當的現場反擊反而招致更大的危險與後果。特別是個性原本較為謹慎、害怕衝突的孩子,若一直要求孩子反擊而沒有其他方式表達支持,那麼很容易形成另一種「必須要這樣」的壓力,讓孩子陷入自我否定(因為做不到)的負面循環,而選擇獨自承受不願再透露任何細節。


    衝突狀況2
    分組活動,沒人想跟我一組
    學校裡分組活動都沒人要跟我一組,下課他們也不讓我加入遊戲,叫我走開被老師分配跟我同組的同學,跟其他人說他一點都不想……
    其他孩子怎麼想?
    她每次玩輸就會生氣,有時候還會哭,很煩耶,不想跟她玩。
    我不想跟她一組啦,因為她動作慢又說不清楚她要幹麼,這樣我們這組會輸啦。
    我不是故意要排擠她啊,只是每次分組的時候,都會想跟自己的好朋友一組啊,為什麼一定要找她啊?
    大家都不喜歡她啊,跟她在一起就不會有別的朋友啊,這樣我覺得有點無聊也很丟臉,好像我跟她一樣。
    爸媽可以怎麼做?
    分組是各自自由選擇的結果,除非有同學刻意煽動、試圖控制其他人做出選擇,否則尚未達到真正的「人際關係霸凌」。
    每個人都有可能因為團體組成分子不同,或不同年齡層心理的變化,或多或少面臨類似情境。父母若不要反應過度、耐心陪伴引導,這樣的過程也能讓孩子學習更多團體的社交技巧。
    1 請先當個耐心的傾聽者:不急著反應或給建議,讓孩子願意將父母視為傾訴對象,減少每天的負面情緒。
    2 引導孩子藉由觀察檢視現況:與孩子討論幾個項目,請孩子在校時觀察其他人的互動方式和自己有何不同?他最想交朋友的是哪幾位?他們通常跟誰在一起玩?為什麼?
    3 訓練孩子解讀「非語言的訊息」:當同學透過表情、沉默或眼神表達討厭或為難,孩子是否有能力接收到這樣的暗示?當他說話時,能不能意識到他人的感受?
    4 協助孩子建立學校之外的人際關係:從鄰居、親戚、才藝班等開始「練習交朋友」,藉此確認孩子的社交技巧,也避免交友重心過度放在學校而缺乏自信,不利於學校人際關係的改善。
    這些方法都需要「時間」發酵,若父母強求老師安排或出手代替孩子交友,只會看見表象問題消失,並讓孩子一味追求同儕認同,日後可能容易遇上「如果你不這樣,我們就不喜歡你」的矛盾情境。
    唯有透過這些方法,逐漸建立孩子堅強的心理素質,才能面對真實人生並有能力發現問題、做出調整。


    衝突狀況3
    女生有自己小團體,在背後說我壞話
    同學常常背後說我壞話,說悄悄話時,一直往我這邊看,還一直偷笑。同學不讓我加入話題,他們說那是祕密……
    其他孩子怎麼想?
    我知道那樣會讓她不舒服,可是我那時候就很想故意這樣做,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其實對她沒什麼特別感覺,只是大家都一起這樣做,我以為只是開個玩笑應該還好。
    誰叫她昨天跟我討厭的人說話,我就是想故意氣她。
    爸媽可以怎麼做?
    比起以上兩種有「明顯後果」的情境,女孩們之間的小圈圈文化可說是最難拿捏處理的問題。小團體原本就自然存在,別人也有選擇朋友的自由,然而一旦事情轉變為藉由團體友誼想控制孩子行為、刻意散布不實謠言、或是製造威脅氣氛時,這就構成隱性霸凌的要件。
    即便確認是隱性霸凌,我們仍很難想像一個大人指控另一個孩子充滿心機、善於操控別人,這容易讓人聽起來小題大作、跟孩子一般見識,想要雙方對質也缺少證據必遭否認,反而可能愈弄愈糟,因此多數父母顯得更加無助,只能回頭要自己孩子「想開點」。
    這正是最容易犯的錯誤!我們絕對不能向孩子說「是不是你做了什麼?才會發生這種事?」或是任何合理化的忽視:想開一點、交別的朋友就好了。這類說法會讓孩子開始責怪自己、認為一定是自己有問題,也會加深人際關係霸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首要之務仍是同理的傾聽,即使是最微小的細節也不多做評斷,接下來我們可以:
    1 協助孩子加入適當的新活動,建立自信與新生活圈。
    2 協助孩子擬定日常策略:如:下課沒有人理可以怎麼辦?也許可以到圖書館打發時間,說不定可以結交新朋友。聽到自己壞話時該如何應對?和孩子在家練習一、兩句「台詞」現場回應,不再因保持沉默讓對方得寸進尺。
    3 觀察孩子情緒反應,必要時轉移學習團體。未成年前,孩子原本就重視同儕,並開始學會解讀同儕暗示而表現適當行為;過去類似現象也存在,只是我們可能用的是排擠、孤立等字眼,我們並不鼓勵直接告知孩子「被霸凌」,避免孩子自我標籤難以建立自信,未來就可能從「被霸凌者」轉變為「報復性的霸凌者」。面對霸凌的積極方法,絕對不是調查找犯人、替誰定罪,而是讓每個孩子心裡能夠有所寄託、個性能發揮發展,霸凌現象才能真正消失。



    AI來了,教育怎麼改?

    撰文 /創新工場董事長 李開復

    面對人工智慧(AI)的日益精進,許多父母擔憂該讓孩子學什麼,才不會被機器人搶了工作;李開復認為AI時代的教育觀念要顛覆,父母不該再抱持「金飯碗」的想法,而要讓孩子更自由的發展天賦。
    去年3月,谷歌的AlphaGo打敗世界棋王李世石,跌破眾人的眼鏡,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成為全球熱門的課題。隨著AI的時代來臨,愈來愈多的研究也顯示,未來的工作有絕大部分將會被機器人取代。
    AI日顯重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當年大學時代就是研究人工智慧的先驅。近日,他的新書《人工智慧來了》即將上市。
    過去一年,他做了無數次關於人工智慧趨勢的演講,他發現,很多身為家長的聽眾,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該學什麼,才不會被機器人搶了工作。他認為,「與其討論讓孩子學什麼,還不如先討論孩子該如何學。尤其是在人機相互協作,各自發揮特長的時代裡,填鴨式、機械式的學習只能把人教成機器,讓孩子喪失人類獨有的價值。」
    他認為在AI的時代,必須顛覆許多教育的觀念,每個科目都要重新想像,最重要的是每個人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有同理心,專業知識是需要的,但並不是關鍵。對於未來,他認為現今父母的覺醒還是不夠,將很多錯誤的期待與假設,強硬的加在孩子身上。
    百忙之中,李開復特別接受《未來Family》的專訪,尤其針對父母教養的迷思,提出他獨特的見解與看法,面對AI時代,教育該如何不一樣?以下是專訪的精華:

    Q:AI時代來臨,未來超過一半的工作會被取代,有哪些領域是會被取代,哪些是相對安全的?

    A:我們先從AI機器的優點與缺點談起,AI其實就是一種數字遊戲,凡事可以數位化、量化、大量數據分析、可標註,並且是單領域,人就很難超越了。
    這樣的過程就像40、50年前,有人心算很厲害,但計算機出來了,取代人的心算,以前會打字很厲害,但現在沒有人靠打字維生。
    AI的時代,很多重複性的工作,可以量化成為數字的,例如:股票交易員、保險、銀行、仲介、廣告、醫療、美圖,各種領域只要能夠數位化,都可以被取代。
    適合人工智慧,需要大量客觀的數據,例如當大量數據進去分析,AlphaGo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當大量數據被輸入進去分析,AI交易員就知道該買什麼股票,甚至大量風險信息分析,銀行AI就知道該不該借錢給你。那些可預測、被分類(人臉辨識、腫瘤辨別、選股)的,便是AI的優勢,將可能取代人類的工作。
    但是另一方面,AI的缺點,就是無法分辨美醜,對於沒有一定的標準、沒有對錯,非常主觀的,需要跨領域的理解,就不在行了。AI也不懂幽默,當出現雙關語的笑話,或是喜劇,電腦就可能搞不懂笑點在哪裡。

    Q:你之前提到,AI時代將可能是「文科生最好的時代」,是否就是這個意思?

    A:倒不是文科比理科好,而是原本熱門的理工科和法律,工作反而更容易被取代,而文科的工作則比較沒有下降。
    AI不適合做文創、藝術、手工藝、繪畫、雕塑、詩歌、哲學,這些領域人類相對有比較多機會。
    例如哲學,過去200年,哲學作為紀律的題目已經做爛,但現在突然有意義,因為AI 機器人「倫理」的出現。同時激活了考古學、歷史學和人類學,例如人類度過工業革命、信息革命、是否能度過AI 革命?研究國際關係也變得重要,例如人工霸權下,會不會出現另一個霸權強國?或是掌控了更多數據的公司,成為強權公司。
    AI 時代的來臨,並不是機器完全取代人類。或許是上天的安排,讓人不再浪費在重複性的事情上,應該讓更多有才華的人去超越自己,在哲學、文學、傳媒、技術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最重要的,發揮人的大愛。

    Q:未來的世界會起很大的變化,現今的教育所培養出來的能力,可能在未來早已不符潮流,你認為,AI 時代,應該培養孩子什麼能力?教育應該如何不一樣?

    A:世界上最難改變的,就是教育。我出書並不期待教育單位有什麼改變,最關鍵的還是父母。

    首先,我要說的是,父母所有的假設都是錯的!最錯的就是「金飯碗」的假設,尤其是對女孩子,比如說,工作不要太辛苦啦,找個簡單的工作……,金飯碗的背後,就是那些容易做且重複性高的工作,比較沒有挑戰性的工作,那些一次考進去就可以終身任職的公務員,以後不會有這麼好的事情了,都會被AI 取代,這些妄想就不要再有了 。
    第二,把孩子打造成同一種人,現代的教育也是在做一個非常糟糕的事。因為人都只成為一種人,根本就打不過機器,要能分清楚機器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讓人能發展,做最適合的事,才能全心投入,做得更好。每個人要不同,一定要是你擅長的,才有機會超越機器。

    Q:可以給現代父母更具體的建議?
    A:也就是父母將「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期待,丟進垃圾桶。父母最重要的事,就是發揮孩子的天賦,就是「讓天賦自由」「做最好的自己」,這個觀念並不新,是我一直倡導的,也是我自己的教養觀念。

    第一,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找到自己天賦和興趣,在那麼多工作被取代的前提下,一定要做自己最擅長、最愛好,也就是找到你又愛、又在行的事,就是好的開始。

    第二、必須教導孩子更專注、更努力。也就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所提到,從平凡到非凡必須經歷1萬小時的錘煉。而在AI時代,要超越機器,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甚至達到5萬小時。

    第三、學會如何和機器打交道,因為以後所有的行業,都是人機結合,即便做會計,也是非常會用AI 的會計,即便當醫生,也是懂得運用AI的醫生。

    第四、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是人類的強項。如何溝通、如何打動人心、如何得到信任、如何發揮同理心,如何表達愛,都是機器不能取代的。

    其實就是回到人的本質,每個人都不同,即使找不到興趣天賦也沒關係,只要做個好人,善於表達溝通,最重要的能開心和自我實現。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一段父母與孩子的對話 讓書店老闆娘很感慨

    一位書店老闆娘在臉書分享有次看見一個孩子想要買書,但父母卻各出閱讀功課,最後打消了孩子的念頭,而這段對話也讓她聽了很感慨。
    獨立書店「晴耕雨讀小書院」老闆娘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一則有感而發,有天晚上有對爸媽帶孩子來書店,孩子很喜歡一本書,希望爸媽買給他。媽媽問:「你真的要看嗎?你確定?那看完你要跟我報告這本書說了什麼,我才買給你。」爸爸接著說:「如果你要買,那今晚換你說這本故事書給我聽。」聽了爸媽這樣說,孩子立刻回答:「那我不要買了!」
    「於是三人走出書店,爸媽不花錢,孩子不用做爸媽出的閱讀功課,皆大歡喜。」老闆娘表示,這樣的對話,聽了很感慨,但開書店四年聽了無數次。
    老闆娘認為,閱讀的成效無法用心得報告來衡量,閱讀的能力也不一定能立即展現出來,但日日閱讀累積下來的視野與思考能力,才是能陪伴孩子一生的資產啊,是不是也是因為,閱讀算是一種長期投資無法立即見效,所以才慢慢被講求速成的升學主義給犧牲掉?
    老闆娘感嘆,不是為了少賣一本書而感慨,而是覺得,在孩子還願意讀書的時候,你不願為他買書,等到他大了,就算你逼他讀書,他也不會讀了,而孩子也就因此喪失了閱讀的能力,「雖然書店賣咖啡賣茶的利潤,比賣書高一點,但說真的,咖啡、茶幾口就喝掉了,但好書、好的閱讀習慣,真的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啊!」
    文末,老闆娘表示,讓孩子自由自在的閱讀,別管什麼學習單、上台表演、心得報告什麼的,那些東西都是只是形式罷了,那故事裡的美好早已在孩子閱讀時就深深刻在心裡了。

    現在做的看似「無用之事」,或許未來會幫到你

    撰文/ 今周刊專欄作家  李尚龍

    記得那年我帶著我的演員去美國玩兒,朋友不會說英語,而我除了當導演外又是一名英語老師,英語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問題,至少交流沒有任何障礙。
    那是我第一次去美國,那天,我們在酒吧裡面喝酒,來了一個人搭訕,因為我的英語沒問題,所以本來想和他聊個天翻地覆,可是,和他聊了兩句,發現竟然沒有共同話題,也就不知道如何繼續了。
    因為發現你講的中國的事情他不感興趣,他講的美國的故事你也不怎麼感冒。
    所以,對話就變成了單純的碰杯,我看著朋友挺無奈的,這麼尷尬,他也幫不上忙,畢竟語言不通。
    可是美國哥們忽然看到了朋友穿著的尼克斯的球服,就問:Do you like this team?
    朋友說,sure。
    意想不到的是,兩個人就從安東尼聊到斯塔德邁爾,而朋友手舞足蹈,一瞬間就聊嗨了。而我,卻看著,一句話沒有插。
    其實那個時候,我更多想的,是這些球員好像很耳熟,但是卻不記得是誰了。難受的是,我本來應該特別熟悉這些名字,並且通過這些話題交到一個好朋友,只是……
    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個片段,高中那段時間我特別著迷籃球,每次看著NBA就在家裡面high,然後午休的時候一定拿著個籃球去校園的嘚瑟,假設自己是身高不高的流川楓。那段時間,我投籃很准,而且速度很快。所以在學校總是代表班級打組織後衛,那種沉迷,只有現在在講臺上才有。
    高二那年,父親找我談話,他跟我說,兒子,你看,你打籃球身高不夠,而且也沒有參加過任何的培訓班,最重要的,快高考了,你做的事情沒用。所以,放棄吧。
    於是從那天開始,關於NBA,我的記憶就停留在姚明、阿爾斯通還在火箭隊的那段青蔥歲月。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打成閃電俠,變成著名的控球後衛,但是明白,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再也沒有碰過籃球了,也沒再看NBA了。一個愛好,好好地就丟掉了。只是因為,這個愛好,沒有用。
    前些時間,我被朋友約去工體打球,看著許多高中生揮灑著汗水奔馳在籃球場,而我,早已不會投籃。
    之前,我上課特意問了學生一些問題,你們有沒有想過,從地鐵的這一頭坐到那一頭去換個角度去看這個城市。他們說,沒有。我說為什麼,他們說,因為現在學習壓力太大,哪有這些時間去做這些沒用的事情。
    我問,你們有沒有過給爸爸媽媽甚至女朋友早起做一頓飯。他們說,我覺得還是奪取打工賺點錢有用,搞點錢 多實在。
    我推薦一本書的時候,學生會問,老師,這本書有什麼用?
    我推薦一部電影的時候,學生會跟我探討,這部電影,能給我帶來什麼?
    這時,我忽然陷入了沉思。什麼是「有用」?
    從小到大,所謂的「用」,無非就是那些能夠給你帶來名利的東西,或者能夠立竿見影的東西。而這些,長遠看,卻是那麼可怕。
    旅行有什麼用,能夠賺錢嗎?
    學英語有什麼用,能找到月薪過萬的工作嗎?
    戀愛有什麼用,能夠一定結婚嗎?
    你試著想像,有多久沒有看一本無用的書了,你有多久沒有跟那些真正的朋友而不是職場上的人吃一頓飯了,你又有多久沒有在安靜的午後喝一杯咖啡思考了。
    有時候我特別想回復那些「有用論」的人,無論你怎麼活,人終究是要死的,那麼,你活著有什麼用?
    這些天,有人問我在幹什麼。
    其實,我的回答很簡單,我什麼也沒幹,除了上課就是跟著家人吃吃飯,然後看看書發呆。每次在車裡放著音樂的時候,忽然覺得很多思想不停的湧現,一個好的劇本其實就能構思出來,而這些動作,你說有沒有用?
    在軍校那幾年,我在學英語,他們跟我說,你幹點有用的事情;當了英語老師後,我開始拍電影,他們說你幹點有意義的事情;當了導演後,我開始寫一些免費放在公眾的文字,他們說你點有意義的事情。
    可是,那些看似沒有意義的片段和愛好,最後都變成了和我事業息息相關的東西,至少都成為了我的興趣。所以,你說,有用還是沒用。
    我們從小扼殺了自己的興趣,就別怪自己考試會選擇那些「有用的」專業而導致自己不開心;我們選擇了那些讓我們「少奮鬥十年」的大叔,就別怪自己沒有甜蜜的愛情而導致自己不幸福;我們選擇了那些「穩定的」工作,就別怪自己早晚成為一個無趣死板只會喝茶看報紙的人。
    直到今天,我還是會懷念那個在籃球場上馳騁的自己,只是,為了當年「有用」的考試,讓自己現在「無用」於籃球了。所以,那些所謂「有用」,會不會讓你失去的更多不確定性,而這些不確定,不正是世界最美好的東西嗎?
    世界本身如此精彩,生活本身又如此短暫,為何用「有用」換走我們的「有趣」,用自己的開心換取那些本來不屬於自己的穩定?
    或許,當世界越來越大後,也就再也找不到那些有用的人了。所以,趁著年輕,別著急賺錢,別著急成名,更別問結果,享受過程,去多做些無用的事情吧

    機器人正在取代你的工作?學會這個能力,才不會被職場淘汰

    作者/熊玠非編譯、出處/Cheers雜誌

    現代社會已進入一個轉型、創新與創造,靠軟體驅動的時代,大數據、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逐漸影響我們的生活。當產業全面再升級,全球平面互聯化、城市智慧化、產品趨向客製化與國際化,這些趨勢都告訴我們:未來生活各層面都離不開程式編碼(Coding)。
    傳統汽車大廠Volvo日前宣布,2019年起全面電氣自動化,這則宣告使得近3年前還未普及、屬於科學家理想的「全面汽車自動化」、「人性化」與「數據化」,都已經走在普及化的道路上。
    今年5月,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他的推特(Twitter)上發表的〈致2017年畢業生…〉(Dear Class of 2017)。文中建議年輕人的三大趨勢產業:AI、能源,與生技,同樣離不開跨機電與資訊的科技產業,需要大量的跨領域程式設計與編程(coding and programing)人才。
    當所有產業都逐漸與科技有關、受軟體驅動、並且以程式碼為基礎時,「科技力」(computer science)在職場上更顯重要與不可缺乏。
    當人人有電腦科技與程式設計思維,將改變職場面貌
    許多國家已將此能力納入國家基礎義務教育的設計課程中,例如諸多歐美國家都將「程式撰寫」列為孩子基礎教育。
    2011年,網路通訊軟體Skype的誕生地愛沙尼亞(Estonia),當地學子手上都有一台平版電腦iPad;2012年,愛沙尼亞啟動全國性,從國小一年級到19歲的科技義務教育:「程式編碼」。
    2014年被稱為「編碼的時代」,歐美各地開始強調孩子學習程式編碼的重要性,許多國家將IT相關技術納入義務教育中,讓小孩子從5歲就開始學程式編碼。從東歐開始,西歐、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先後以國家教育政策的角度跟上。
    想像從現在起的未來,你的部屬們通通會寫程式,職場上的上一代,還能對一切不聞不問嗎?
    學習寫程式,不代表要成為工程師:程式設計教我們的4個必修課
    無處不靠程式打造的數位未來,科技力將與我們緊密連結。然而,程式設計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卻不代表人人得當工程師;如同學校裡的孩子人人都要上音樂課,並不代表人人都要成為音樂家。
    當軟體正在吃掉全世界,我們不必太擔憂,從以下4點開始,建立正確觀念,就能進入數位轉型的世界:
    1. 面對錯誤的健康心理:程式設計一定會出錯,由此學習問題處理能力的健康心理和態度。
    2. 耐心、毅力,與細心:程式設計需要耐力、毅力,與細心,三者齊備一定會成功。
    3. 團隊合作:團隊討論、分工設計、共同除錯與檢驗,才可能完成一個程式。
    4. 邏輯思考力與分析力:邏輯思考是程式設計過程中的基石,分析力則數據分析與程式設計除錯中的基礎。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為何小孩在家都沒事,卻被學校老師說難教?諮商心理師:現代孩子缺乏5種內在能力

    作者:陳儀安 2017年06月12日  風傳媒

    現今社會,小孩都是爸媽的心頭肉,難免集寵愛於一身,教養、照顧、物質等不馬虎,對於小孩的需求也是有求必應,許多家長更是將小孩呵護的無微不至,但是到了上小學或者更大時,就會開始衍伸出許多問題。

    最近很常遇到家長說自己小孩在家都沒有特別的狀況,但到學校沒來由的動不動就哭、生氣摔東西、甚至上課會尖叫,老師已經寫很多次聯絡簿,回家問他,他也不太想說,有時候家長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學校老師的問題。
    我們很常把一些挫折的原因歸在其他人,但往往忽略環境上的改變與不同。
    在家中,家長會比較順著小孩,讓小孩自由選擇與決定,因此現在的小孩對於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想法都非常的主動,但在家也就因為家長很多的包容,因此,小孩在家中幾乎不太會有遇到挫折的機會。
    若是家中又只有一個小朋友,更沒有機會練習與其他小孩互動與挫折訓練,一進入到小學或幼兒園,經常會因為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或者同儕不願意配合自己的想法時,就產生很強烈的挫敗感與情緒反應,這時就會很容易變成行為上的狀況,或者情緒上的無法掌控,回家就會跟家長說,在學校沒有朋友、不想要上學、同學都不跟他玩...等等。
    但這些狀況的出現都不會只有單一原因,因此提升小朋友的內在能力,比起外在的成績更為來的重要,唯有內在能力的培養,才更有彈性的面對多變的環境與未來的社會。
    這邊針對在國小的觀察,將觀察到需要的內在能力分為5種:
    1.負責
    小朋友的行為、言語、情緒、決定等,需要為自己展現的狀態負起責任。
    許多小朋友發表自己的想法、做了決定卻不知道影響的結果,因為這都牽涉到其他的層面,所以訓練小朋友為自己的各種狀態負責就更為重要,低年級可能會被覺得說謊、不守信,到高年級就會容易出現反抗性的行為、嚴重甚至會有性平的議題,有負責的概念,就比較能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

    2.獨立

    所謂的獨立即是讓小朋友完成屬於自己的工作。
    在家中很多家長會幫小朋友善後,所以也就更難自主獨立,自己的工作像是房間的收拾、玩具與書籍的歸位、自己的餐具洗滌、自己的衛生注意,家長可以給予一個彈性的標準,像是睡覺前要完成,剩下的交給小朋友負責,獨立是養成問題解決的能力,因此這樣的訓練有助於小孩去思考。

    3.受挫力

    這是現在小朋友比較欠缺的,因為在家比較沒有競爭,而且父母會幫忙,因此不知道輸和失敗是甚麼,在外遇到不如意的就容易因挫折而情緒失控。
    在面對小朋友失敗或挫折時,不急著讓小朋友離開難過,而是引導小朋友如何在失敗和挫折時,接受自己的失敗,並且陪伴小朋友想想,如何讓自己心情可以好一點。
    這樣的練習不是一兩天就回完成,而是需要不斷長期的引導才能慢慢形成,未來在遇到失敗與挫折時,才會有力量站起來。

    4.溝通

    很多家長會跟我說,我小孩很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表達不等於溝通。
    表達只是說出自己的東西,但沒有接受別人意見的能力,往往只是想要別人聽自己的,而自己不願意讓步,因此「溝通」是要能整合並尊重別人的想法,去找出一個合適的方向。

    5.同理心

    現在的教育脈絡講求成就與表達自我,但對於別人的同理心發展是非常不足的。
    因為外在成就要求,小朋友對於較弱勢與能力不足的同儕經常會排擠或不願理睬,但人與人的相處缺乏同理心,未來在人際與感情關係中都會有影響,甚至在親子關係中就會呈現,像是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與別人對他的付出。
    平常可以多利用一些情境狀態,讓小朋友去思考與練習,像是去想像別人的處境若是自己,會希望怎麼被對待。
    這樣的練習,可以讓孩子對周圍人的反應敏感度增加,有助於人際交往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