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你情我願」 小學生可以金錢交易嗎?

作者:林晉如
若你家正有小學生,一定看過「指尖陀螺」。除了指尖陀螺、遊戲王卡、「軟軟」等校園夯物,其實對孩子而言不只是玩具,更帶出交易行為。岡山國小教師林晉如教大人如何看待孩子間的金錢交易行為。
最近校園裡出現了很夯的小玩意「指尖陀螺」,沒想到,自家小孩也帶一個回來,不得不令我多瞧幾眼。這是什麼?為什麼每個小孩都想要?它到底有什麼「致命的吸引力」?流行小玩意還在校園內出現暗盤交易?
當孩子在月考後把玩「指尖陀螺」時,吸引同學圍觀,我還不忘提醒,不要帶「與教學無關」的小物到學校,以免引以起糾紛。未料,有老師特別來找:「剛聽到你們班學生說他今天『賺很多』,你可能要調查一下……」

校園裡最夯的小玩意 出現「暗盤交易」

沒想到,「地下經濟活動」已經悄悄展開,這些流行小物吸引孩子的目光,想要「指尖陀螺」的孩子,因為無從取得,只好央求同學代為購買。除此之外,已退流行的「遊戲王卡」也有死灰復燃的跡象。擁有「一堆卡」的小主人玩膩後不想要了,其他孩子得知後想要接手,但過去「投資」的卡,總不能平白無故拱手讓人,於是,孩子們之間開始出現「暗盤交易」。
儘管指尖陀螺、遊戲王卡或「軟軟(註1)」等這些流行小物,在大人眼裡毫無趣味,但孩子就是有一千個理由為它神魂顛倒,為它「鋌而走險」。
孩子從同學那買入多張「遊戲王卡」,沒多久「賞味期」一過,不好玩了,轉手賣給其他同學,價錢還略為提高一些。
「為何提高價錢?」我問孩子。
「我多少也要賺一點啊!別人還不是賺我的錢!」孩子理直氣壯。
「地下經濟」超熱絡,還「跨班級」交易。
「你們交易幾次了?」我好奇問。
「啊!嗯!ㄟ……」孩子抓耳撓腮,一時半刻也說不清楚。
本以為這只是「個案」,豈知,抓到「線頭」,下面竟然「拎出一大串肉粽來」。
原來參與交易的孩子為數不少,一個個交叉比對了解後,交易不但「跨班級」,買賣對象及次數還複雜到「記不清楚」。我大驚,為師的我竟然不知道「地下經濟」如此熱絡!
「是誰提議交易?怎麼賣?價錢由誰決定?雙方都能接受嗎?爸媽知道嗎?有沒有發生什麼糾紛?交易滿意度如何……」我心中冒出一大堆問號。

價錢由誰決定,都能接受嗎?

雖然孩子回答時略顯緊張(為師的我沒有要幹麻,只是很好奇「地下經濟」如何運作?),孩子說多半以一張1元或5元的價錢交易「遊戲王卡」,因為都是麻吉,還「半買半相送」,只要購買就送十幾張。看起來孩子們珍藏的卡量很大,一次交易還有逾80張的記錄。
所以,當孩子出售一張「近百元」的遊戲王卡時,買方毫不猶豫一口氣買了兩張,「因為那些卡可以讓我在戰鬥中獲得無窮的力量,也會讓我的勝算提高,因為媽媽不讓我買,好不容易遇到,所以我很想收藏,我自己也有零用錢……」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的男孩說。
其實,孩子的動機很單純,想擁有的欲望很強烈,尤其「家人不可能買給他」,就自己想辦法。
交易滿意度如何?賣卡的孩子說表示:「就不想要了,過時了,一堆卡留著無用,順利出清,非常高興」。買的孩子說:「求之不得,早就想要,撿到便宜,真是賺到。」問完後,我發現買賣雙方不但心甘情願,還皆大歡喜,各自滿足自己的需求,交易滿意度極高。

曾產生交易糾紛,或不愉快嗎?

為師的我很驚訝,到目前為止,不論是買家還是賣家,交易這麼多次,彼此相安無事,不但未生任何事端,感情還融洽得很。檯面下的交易竟然如此「平靜無波」,還會「半買半相送」提高成交率,才小五就這麼會「搏感情,做生意」?
我忍不住追問:「買完後,仍然覺得這錢花得很值得嗎?沒有半點後悔或糾紛嗎?」
「有一次,上節課買完,下課節突然覺得想把錢存下來買其他玩具,所以,跑去要求賣家(別班的)退錢。」孩子接著說:「他錢退我,我卡還他,沒有發生糾紛。」孩子心平氣和回答。
「你都買了,馬上退貨,別班同學沒有不高興嗎?」果然是小朋友,衝動購物。
「沒有啊!就是回到『原來的樣子』,沒買沒賣,我們還是好朋友啊!」每天都看到他朋友來我們班逛逛,看起來感情一樣濃烈。
想要「指尖陀螺」的孩子,因為沒有管道購買,於是請同學代購,老師問完後,雙方也是你情我願,而且賣方賣出的價錢比市場上行情低很多。我很好奇,原來孩子是用一次10元的「夾娃娃機」夾到的,大約夾個3-4次就得手,技術不錯。因為夾到很多個,同學一次買3個,還幫妹妹買一個。
聽到這,驚嘆啊!大人的世界買賣糾紛一大堆,這群孩子到目前為止,在沒有「消費者保護法」的保障下,交易還不曾有半點差池!

爸媽不知道學校「地下經濟」的事

每位孩子皆毫無隱瞞、一五一十的對老師說出實情,很高興孩子對我的信任,也落實了我在班上強調「誠實是最好的美德」,讓我了解這些「錯綜複雜」時,不用花費很大的功夫及時間。「如果爸媽知道你在學校和同學交易,會有何感想?」看見孩子的表情馬上轉為緊張焦慮,顯然,家長都不知情。

孩子為流行小物癡狂,大人該如何看待?

其實,就算沒有「指尖陀螺」、「遊戲王卡」、或國中正瘋迷的「軟軟」等小物,商人主導市場,腦筋動得很快,通常在消費者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之前,新產品就出現了,現在痴迷的小物,沒多久就會退場。
看起來,小孩的社會行為其實與大人的世界無異,iPhone新手機正夯時、寶可夢出現時,大人還不是一窩蜂「搶攻」,甚至沉迷,為了抓寶瘋狂追逐,出現不理智行為。或許大人認為這些小物會干擾學習,但孩子得不到時,便會自己找出路,家長需要找出孩子與這些流行小物「共存」的方式,尤其「大家都有,我沒有」的那種欲望,在壓制中更被強化,孩子的內心在想要與不能要之間充滿痛苦與矛盾,只是一再損傷他的自覺與自信。
大部分的孩子都有零用錢,家長可以試著放寬對零用錢的規定,理財專家朗恩.利柏(Ron Lieber)說:「就當成某種瘋狂的科學實驗。看孩子在擁有錢後,到底會被哪些東西打動,然後再花錢去買,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他們通常會買隨機看到的垃圾,但這就是練習的一部份。畢竟,只有讓他們拿著鈔票,親自面對現實中的抉擇,不然要怎麼教他們控制自己的衝動?」
如果孩子把錢搞丟,或者買貴了、吃虧了、對方父母反對交易要求取消等,也算是學到一個教訓。零用錢可以讓孩子學習消費與儲蓄,這是一種在成長過程中,無法用其他方式練習的技能。對孩子的人生來說,就算是「亂花錢」或「後悔消費」也是一段「風險較低」的時期,即使錯誤,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

有限度的縱容反而是疏導

孩子身上本來就有一種自我完善的天性,如果他的「自我控制」可以滿足自我,對自己的意志沒有損害,他就會在面對困境調適中更健康的發展自己的天性與需求,並在體內強化「自我控制」的力量,反而能幫助孩子更適應一些事情。
只要父母與孩子好好討論,「縱容」有時也是「疏導」,疏通勸導也是控制的一種,一種不讓孩子難受的控制。有時候,大人管制越多,孩子越難學得自我管理。孩子若能發展出「自我控制」的力量,這就是懂事、自我覺察的來源。
所以,面對孩子們「盤根錯節、分毫無差」的交易,不是該值得慶幸嗎?

到底該怎樣教小孩寫作文?






作者:KK笑
坊間的作文班越開越多,但卻不是因為大家越來越重視語文力。

有個中年級的兒子,就難免被問起:「到底該怎樣教小孩寫作文?」要不然就乾脆點的拜託老師開個家教班,直接把小孩送來就解決了「應付作文功課」和「爸媽不會教作文」的困擾。

今天,我要很認真地來討論「怎樣教小孩寫作文」這件事,因為大家都覺得「老師的小孩一定都沒有困擾」、「老師是媽媽,什麼都可以自己教」。

哦!老天哪!「老師」也只是我上班的職稱,下班後,我跟大家一樣都只當個「媽媽」而已,小孩應該都對著您喊「媽媽」,而不是喊「店長」吧!所以我要表達的是,我回家也只跟大家一樣,看看小孩的功課、提醒他訂正、然後吃飯、洗澡、睡覺⋯⋯

我,真的沒有特別教我兒子作文!不過,我也沒有特別操煩他的作文也是真的!

那,我兒子到底怎樣會寫作文的哩?

1.「大量閱讀」

2.「廣泛閱讀」

3.「生活經驗」

4.「有主題性的聊天」!

1.大量的閱讀:

增加詞彙的儲存量,才不會聊起天來總是「無言以對」、寫起文章時「絞盡腦汁還是腸枯思竭」。

2.廣泛閱讀:

閱讀題材與內容的多元,可以擴展孩子思路的廣度,寫文章時能加入多元的素材,讓文章內涵豐富強壯。

3.生活經驗:

除了學校--補習班--回家這樣每天重複的路徑外,日常生活也可以是靈感的來源,小至餐桌上的對話、或是闔家出遊的大陣仗,都可以變成孩子寫作文的養分。


但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聽到這裡就對我說:「這些我都有做啊!可是小孩還是不會寫作文啊!」

所以啦~「第4點」就是幫孩子怎樣把所有他吸收的仙丹妙藥、武功祕笈、絕世神招轉化成他的「神兵利器」,那就是「4.有主題性的聊天」!

「主題性的聊天」會讓孩子在回應問題前有一個明確的應答目標,他在腦子裡思考時就會自動搜尋記憶體裡相關的經驗、詞彙、文章,然後把這些腦海中發亮的訊息彙整成「有意義的回答內容」。

這就是一種「彙整資料重點」的能力訓練,也是幫助孩子有不斷的機會翻鏟他吸收的那些文章、生活經驗裡的豐富素材,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成為說話或作文裡可以應用的段落,最後就能漸漸形成孩子有理論性、邏輯性的說話和寫作能力。

最怕家長總是喜歡「一鏡到底」的演出,明明是可以有很多和孩子做「主題式聊天」的機會,可是自己卻要把自己該說的、小孩該說的話全部說完,難怪現在的小孩只會「簡答題」、只會「嗯嗯」的作聲。

千百個問題到最後,家長有一題「必問題」:「老師,那這樣要多久孩子才會寫作文?」

呲~

讓我們把另外一個「教養重點」擺在「怎樣寫作文」之前吧!

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視野、挖掘他們思考的深度、調整他們人生的態度,而最重要的--「有主題有意義的對談」,可以拉近親子間的親密感、建立孩子對大人的信賴,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旅程中,陪伴他們一起長大的大人一定會隨時傾聽他們心事、給他們最真實的建議,成為孩子們一輩子最重要的支持者!

這,才是在這「四大點」背後最重要的價值。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校園意外防護大作戰

作者:親子天下  李宜蓁  

新學期剛開始,跟考完期末考的放假前,是校園意外傷害最常發生的兩大時節。九月開學後,健康中心的「客人」忽然變多,「保健室阿姨」好忙,如何防止校園意外傷害事件層出不窮的發生,是親師雙方都要有所學習引導的重點。

其實,教室裡受傷比例最高

從許多小學健康中心的各自傷病統計看來,有幾個讓人意外的發現:意外傷害最常發生的地點是「教室內」。待在「教室內」時間長,意外的「量」多、以小傷為主;「教室外」則是「質」的不同,常見大面積受傷。下雨天教室外傷病率雖降低,但地面濕滑造成的滑倒受傷也增多。雨後大太陽,極易被忽略的「地板反潮」,導致滑倒比例跟下雨天差不多。真正在體育課發生意外傷害的比例反而低,因為有專業老師帶領,也有足夠熱身跟收操。
台北市東門國小學校護理師黃敏芬分析,在校園內的意外受傷,最怕傷及孩子的腦部、眼部功能,或者因「看不見」而容易誤判的骨裂、骨折。前任全國學校護理師協進會理事長、有十三年資歷的平等國小校園護理師羅雪莉則說,大面積的擦傷反而程度相對不嚴重,但照顧起來卻超麻煩,如果傷在臉部、也讓人擔心容易留疤。

常見意外、原因與防護方法

親師該如何引導孩子一起正確防護校園意外傷害,《親子天下》採訪整理了教室內、教室外的常見傷害、發生原因與防護守則如下:

一、「教室內」意外防護重點
1.文具使用不當:

2.空間小造成的推擠碰撞意外:
如打掃時間椅子搬上搬下過程撞傷,因走道有東西走路時閃避不及而跌倒,或走道上互相推擠撞到桌角。羅雪莉嚴正提醒,教室內絕對禁止「抽別人椅子」以及「把腿伸出去」這兩種惡作劇行為,國內曾發生過惡作劇造成同學嚴重終身傷害,惡作劇學生必須負起法律責任的嚴重個案。另外,教室內也要與同學保持禮貌的身體界線,避免不必要碰撞帶來的誤會與推擠

二、「教室外」意外防護重點

1.遊戲器具使用不當:
像是溜滑梯上小孩一個接一個、互相推擠,就掉下來造成嚴重的骨折、骨裂。遊具使用務必遵守安全規則不推擠,例如溜滑梯上絕不推擠、不高掛在籃球架上等。

2.操場上的猛烈碰撞、球類打傷、運動傷害:
現在學校的空間小,操場經常是混合使用的「綜合球場」,各種球類在場上飛,規則不一,很容易這邊打羽球被旁邊躲避球K到,有的高度近視的孩子被K到頭會忽然眼睛黑一半,造成視網膜剝離;跳繩沒保持安全距離,木質握把飛出去打到人,或者繩子往後打到後方經過的同學的臉。或是孩子玩鬼抓人、捉迷藏等遊戲,沒注意看就往旁邊猛衝而相撞。為防範球場使用意外,學校可在下課時間協調分配各種球類的使用場地,如果學校有附設幼兒園要特別注意劃分附幼場地。

羅雪莉分析,下課了孩子往外衝,速度愈快的人衝擊受傷程度愈大;上課鐘一打,小孩怕遲到也是猛衝,不但容易好幾個人卡在門口,也會剎不住直接滑壘衝進教室撞傷。走樓梯如果奔跑,或走一格、跳一格就容易扭傷,也有小孩跳上樓梯手把往下滑、造成「阿魯巴」的個案。儘管「走廊、樓梯禁止奔跑」的標語都豎立校園內,口頭提醒仍有其必要。校園內如有斜坡等處特別容易發生意外,可請高年級同學下課在附近「站崗」督導中、低年級孩子,要奔跑玩耍請到操場等安全處。親師也可以提醒孩子,上課遲到三十秒並沒有關係,不需要為了打鐘就不顧安全往教室衝。走樓梯也要遵守上行靠右的使用規則,切忌在樓梯上打鬧奔跑。

4.放學後的小意外:
放學以後孩子心情跟著放鬆,把脖子上掛的卡片護套拿起來甩,護套邊緣是尖銳的塑膠有如一把刀,不小心可能會刮傷眼皮,或者把便當袋拿來甩,雖然便當袋很輕,但是不銹鋼便當加上甩的力道,也會傷到小腦袋,造成血腫包。

回顧受傷歷程、加強自我保護

校園意外中,家長跟孩子會比較在意「怎麼受傷的」以及「受傷後怎麼辦」這兩點,但黃敏芬卻認為,如何帶領孩子從受傷歷程裡學習,中間的點點滴滴才是關鍵。
以黃敏芬在全校六十五班的東門國小服務十三年經歷來說,她常會遇見「對傷口照顧沒有概念」的孩子,一個輕微的跌倒,膝蓋只是髒了也沒受傷就跑來要求擦藥,還有想法很直線、玩耍時不會理會他人的健康中心「常客」,這時她會利用台北市教育局在健康中心內裝設的「傷病e化系統」軟體,帶孩子從頭到尾仔細檢視受傷的歷程。
首先,進到健康中心就像來到醫院診所一樣,先「掛號」:在電腦上點選自己的班級座號、確認姓名,第二步,根據自己的傷口確認自己要掛的是「外科」(新傷或舊傷)還是「內科」(不舒服),接著,選擇受傷地點與受傷部位,選擇傷病種類(如外科有擦傷、裂割刺傷、剉撞傷、扭傷……等),再選擇受傷原因(如地面濕滑、跟別人打架、推擠受傷、玩耍時沒注意……等),最後確認掛號,查看掛號待診人數,耐心等候。
黃敏芬說,這個系統類似急診室的「檢傷分類」,也讓不是很嚴重的孩子學會等待,在腦中整理受傷的過程,清楚的用語言表達,最後她會跟孩子一起回顧原因,學到教訓,比方是下次要記得遵守遊戲規則、學會正確的文具使用方法、跟別人保持禮貌的身體界線,學會為自己負責的態度,「健康中心阿姨雖然大多會安慰小朋友,但應注意而未注意的危險行為導致自己受傷或他人受傷,我們也會恩威並施提醒他們。」
羅雪莉建議家長,平常就要多跟孩子聊聊在校的生活點滴,從中做好預防性的安全提醒。如果學校沒有裝設「傷病e化系統」,家長也可以在家跟孩子依照上述檢傷分類的流程做練習,加強自我保護的概念。

小提醒:不可不知紅單與學生保險

若收到健康中心的「紅色通知單」,那是在孩子在校發生頭部外傷、臉部以上的紅腫、特別外傷時的書面通知函。家長需特別注意上列事項,由於有些狀況像腦震盪,或難以馬上判斷的如手臂「骨裂」,回家後特別注意孩子的反應、並提醒哪些狀況下應該立即就醫。另外學生保險可給付「意外、門診與住院」項目,可委託校護幫忙申請,可用「副本」請領給付,但注意「門診掛號費」與「診斷書」並不在給付範圍內。




一張圖秒懂 2018公費流感疫苗怎麼選?要不要打?

每年10月是公費流感疫苗全面開打的日子,爸爸媽媽卻好煩惱,聽說年紀小的寶寶只能打三價?打完三價還能打四價嗎?就讓柚子醫師來解惑!

 今年(2018)流感疫苗有些小細節跟往年不同,柚子醫師整理如下:

1、以往的公費流感疫苗,通常10月1日開打,今年的公費流感疫苗,延後至10月15日之後開打,如果各位想要打自費流感疫苗,通常還會比公費流感疫苗更晚上市。

2、公費流感疫苗只有三價,三價流感疫苗可以預防2種A型流感加上1種B型流感,四價流感疫苗一定要自費,可以預防2種A型流感加上2種B型流感,保護力最好。

3、以往保護力最好的4價流感疫苗只有三歲以上才能打,這幾年研究發現六個月以上就可以施打,因此今年修正為六個月以上就可以施打4價流感疫苗

4、如果大家對於如何選擇流感疫苗有疑問,歡迎大家看看下面這張柚子醫師做的圖表。


柚子醫師有件重要的事情要提醒,10月份「公費流感疫苗開始施打」!很多爸爸媽媽會詢問,要打哪一種流感疫苗?柚子醫師的答案很簡單:
 「6個月以上到199歲以下可以打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 四價流感疫苗一定要自費)。」「符合公費疫苗施打者,可以打三價流感疫苗。」
好,報告完畢!

上面的回答這麼簡單,接下來各位一定會有一大堆的問題,柚子醫師幫大家想好了:
Q: 有人跟我說自費的效果比較好!
A:自費四價效果比自費三價好,自費三價跟公費三價效果一樣好, 各位不能拿四價跟三價來比。


Q:為什麼以往3歲以下不能打四價,現在可以了?
A:以往效果還在研究當中,但是近年研究發現六個月以上就可以施打。


Q:為什麼四價比較貴?
A:保護能力比較好,當然比較貴!


Q:我不想多花錢?
A:那就打公費的流感疫苗!


Q: 我想要效果好?
A:那就打自費四價的流感疫苗!


Q:四價疫苗是國產(國光生技)疫苗嗎?
A:四價流感疫苗有國光生技的也有國外的,國外的四價疫苗可以打在六個月以上的孩子,國光生技的四價疫苗目前只能打在三歲以上的孩子。


Q:想問醫生,孕婦能打四價的嗎?
A:可以。


Q:那可以打完三價等四價上市,再打一次四價嗎?
A:除了8歲以下兒童初次接種流感疫苗,需要接種2劑之外,其餘情形每年只要接種一劑流感疫苗即可。若為了增加較多的保護力,打過三價季節性疫苗的人,可以再打四價流感。(此題回答取自「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常見問答」)


Q:打完三價疫苗後再打四價,會有影響嗎?
A:在疫苗效力與安全上,都不會有問題。國內上市之三價與四價疫苗已經經過我國藥政單位核准使用/進口,不過所有疫苗與其他藥品一樣,少數有可能發生不良反應。為預防並即時處理接種後率極低的立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觀察至少30分鐘,無任何不適症狀後才離開。接種後若有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昏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種後若有嚴重過敏反應, 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昏、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請師做進一步的判斷與處理並告知疫苗接種史。(此題回答取自「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常見問答」)


Q:「 我不想多花錢又想要打四價的流感疫苗?」
A:這一題柚子醫師回答不出來......


Q:「199歲以上打幾價的?」
A:這一題柚子醫師不想回答......


最後, 柚子醫師也提醒各位爸爸媽媽,2018年公費流感疫苗10月15號就可以開始打,自費流感疫苗則大約要再晚個幾天才開始施打。

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低年級小齡兒童,容易被診斷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

作者: 小兒感染科 黃瑽寧    2018-07-17


「八月生的孩子今年就要上小一,在班上年紀最小,不知道學習會不會跟不上?」關於這個問題,過去真的有許多研究發現,在低年級階段,年紀偏小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在團體生活中特別容易顯得學習力不佳,進而過度的提高了ADHD診斷率。

 現在這個時代,應該每一位家長都聽過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簡稱ADHD)。ADHD這個診斷必須經過嚴謹的評估,經過半年的觀察,在兩個以上不同的團體中,有超過六項符合注意力不集中/肢體過動/個性衝動的行為,並且經過醫師與心理師評估,排除其他疾病因素(比如說聽力異常),才能歸類為ADHD的範疇。

在國外有關兒童ADHD的研究多如牛毛,研究方向包括病因的探索,更科學化的診斷,藥物介入的成效,社會心理學的影響等等。總而言之,全世界有很多專家學者正在努力研究,試圖幫助ADHD的孩子與家人,能擁有更佳的親子關係,保存孩童的自信心與自我認同,以避免青春期過後遺留下心理上的後遺症。
低年級班上年紀越小,越容易被診斷ADHD
過去就有許多研究發現,在班上年紀偏小的孩子,越容易被診斷ADHD。最近芬蘭一篇大型的研究,更加證實了這一點:他們追蹤從1998-2011年開始入學的小學生,蒐集了一共六千多名被診斷ADHD的孩子,統計他們的出生月份。
結果顯示,年齡最小的兩個月份出生的孩子,相較於年齡最大兩個月份的學生,被診斷ADHD的機率會增加26%(男生)與31%(女生);對照台灣的學制而言,就是七月和八月出生的小朋友,最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但是重點來了!這個現象只發生在低年級,七到九歲這個時期,超過十歲以上才被診斷ADHD的孩子,就看不出出生月齡的差異了。
這個研究結果告訴我們:
第一、ADHD絕對不單純是基因問題,環境影響也不容小覷,否則疾病盛行率不會有出生月齡差異。
第二、低年級偏小齡兒童心智尚未成熟,在團體生活中特別容易顯得學習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或衝動。
第三、帶領低年級以下班級的老師,如果對於孩子的年齡差異沒有警覺性,很容易讓孩子被貼上「調皮」的標籤,進而過度的提高了ADHD診斷率。
這篇文章刊登在等級相當高的「刺胳針精神病學期刊」(Lancet Psychiatry),提醒家長老師在教導孩子的時候,要關注他們的相對年齡,標準要適度的降低,醫生在診斷ADHD時,也要考量到此細微的發展進程。

面對小齡兒童,千萬別揠苗助長
分享我個人的經驗。我的大兒子是8月21日出生,可想而知,從幼兒園起他就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一隻。過去這多年來,我非常細心觀察他在學習上的適應能力,孩子的媽也都會常常鼓勵他:「你比班上同學甚至小了一整年,有些事情學得比較慢,是很正常的。」夫妻做了最壞打算,萬一他真的適應不良,就休學一年再出發。幸好到目前為止,孩子沒有學習上的困擾,我們也漸漸放心了。
仔細想想,班上的許多同學,已經會走路學講話的時候,我兒子才剛出生呢!以中班入學而言,他們的生活經歷,整整多了我兒子25%,大腦成熟度較高,語言能力更佳,這都是很正常的情形。兒子上了小一,寫字還歪歪扭扭,幸好碰到了貼心的老師,瞭解獅子座小齡男孩的手眼協調困境,習字本都給他很寬容的紅勾勾,讓我們夫妻倍感溫馨。
別以為孩子不知道紅勾勾的意義,當別的孩子都有紅勾勾,只有你是滿江紅,其實對自我能力就是一種否定。如果家長老師又時常將「別的同學都做得到,你一定也做得到」掛在嘴邊,聽起來像是鼓勵孩子,實則是對自信心的再一次打擊。
我覺得陪孩子學習這檔事兒,比較像是在跳雙人舞,當父母老師舞步太快,頻頻踩到孩子的痛腳時,就應該放慢腳步,忍受那慢半拍的華爾滋。
但是當你感覺孩子自信心已經建立,越跳舞越有把握,就可以加快速度,甚至開始玩一些花式招數。雙人舞考驗孩子與大人之間的默契,絕不能只出一張嘴,更不可揠苗助長。上學理論上是開開心心的事,千萬別讓學校,成為孩子自信心的墳場。

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字典,究竟該不該買?該怎麼挑?

作者:大沈 


第一個問題是:我應該買字典、詞典還是辭典?甚至是大辭海?

細說字典、詞典和辭典

字典:中文特有的性質是,有些字本身就有意義,可單獨成義,字典主是查字的形音義,再配合其他字組成詞,說是字典其實跟詞典也差不多。教育部有異體字字典,主要是整理中文字現今流傳到今日,字形字義的一些演變,做為正字溯源的參考。
詞典和辭典就有微妙的差異了,詞典會偏重,詞彙本身的詞性、應用、含義,像相似詞詞典。辭典較偏重修辭,不只基本的解釋,會加插典故、圖象甚至一大段解說,如成語辭典。此外,如果偏專業知識、技術用語也屬於辭典,如醫學辭典和法律辭典。
第二個問題是:要了解孩子的需求性,來決定要買哪一類的辭書(字典、詞典和辭典之類的統稱)。

找出家裡有的4本辭書,2本孩子幼稚園畢業禮物,一本是配合任教版本購買的,另一本是之前在搜尋網路資料很多人推薦的活用辭典,分別是南一新超群、康軒新實用國語詞典、三民小強棒辭典以及五南小學生活用辭典。
接著來做滿意度調查好了,直接訪問使用者,首先問小五的兒子,他二話不說,馬上指著五南的小學生活用辭典,他說這本很好玩,咦,字典怎麼會跟好玩扯上關係。
仔細一看,果然很好玩,會依照詞彙加上「俏皮話」、「笑一笑」還有「繞口令」等趣味的語文資料,很合兒子的胃口,難怪他常一邊查字典一邊喀喀笑個不停。
接著問小三的女兒,她認真的看了看4本,選出她在二年級最常使用的新超群字典,我問她最近會查字典嗎?她搖搖頭,因為這學期多了一份國語的補充資料,所以造詞的作業有時她就直接抄寫過去。想起女兒從升上三年級後,老師要求全部要寫國字,我們才發現她的識字能力並不好,讓我很吃驚,因為她對圖象很敏感,我主觀的認定她應該在識字上不會有大問題, 之前才想用部件識字法來加強,靈光一閃地問他們,你們怎麼查字典?運用什麼方式?
我以孩子學習的先後順序來排列:字音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總筆畫查字法。
目前學校教學的階段,我們的孩子會先用字音查字典,再來進入國字,從一下課本就開始導入部首和部件,進入字群識字的階段。
各家版本在二年級便會開始教查字典,也有些老師在一年級就開始要求查字典,但那時會用字音法來引導。 
而查字典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認識更多詞彙,進入國字後,也會有造詞的作業,所以就需要練習查字典了。
曾有個學生很喜歡查字典,因為字典裡有世界各國的地圖,而我家小女兒從四本裡面選了她幼稚園畢業禮物,有祝福意味的字典也讓孩子很珍惜。
所以這時孩子的第一本字典,不妨就以字體夠大,能清楚列出部首、筆畫及提供適合孩子理解程度的詞彙或是能引發孩子識字興趣的條件來考量。
我請小三的女兒用同一個字「鬆」(她自己選的),用4本辭典查看看。
南一新超群:
康軒新實用國語詞典:
三民小強棒辭典:
五南小學生活用辭典:
這4本都各有優點,部首、筆劃、筆順,甚至是部首的字形演變,都能帶出孩子更多的學習能力和興趣,三民的字體和插圖對我來說很吸晴,南一新超群國字是最大的,康軒新實用則是有清楚的筆順很適合初學國字的孩子,而這三本提供的詞彙和句子練習都接近低年級孩子的理解。五南的則較偏中高年級的喜好。 
建議不妨讓孩子帶著功課上的國字真的去書店查查看,好查又自己喜歡的工具書,對孩子學習國字來說是很棒的開始。
隨著要學習的國字量變大,有效識字策略很重要,如何提昇孩子的生字自學力,除了老師課堂上方法的改變。孩子的作業練習如果能同步教導他們擴展詞彙的方式,大量閱讀當然是一種,但其實平時每課的造詞功課就是要有效的累積孩子的詞彙,而查字典是最好的方式。
在我們小時候,三年級就會有查字典比賽,為了快速查到生字,當年幾乎都是用部首查字典,而查找的過程中會大量的看到同部首的字,現在回想起來,就是一種字族識字(以部首為家族)。
所以買字典是第一步,要陪著孩子查字典,從用字音查字典,擴展詞彙的過程,家長可以陪同討論應用詞彙的時機。
第三個問題是:一本字典就可以用六年嗎?
進到中年級時,則以部首法查字典,用部首和部件配合大量識字,此時孩子能識得大量的國字時,如果選用第二本字典,則能延伸更多的語文知識。
像小三的社會教導親屬的稱謂,所以看到辭典後有附這張圖表,馬上叫女兒來復習一下。
網路上資源很多,而且很多時候如果字典或詞典的版本較舊,有時查出來的字還會跟課本學校教的有出入,產生糾紛,此時以教育部國語詞典簡編本為主。
但真的不用買字典了嗎?突然想到孩子小時候從學步車、滑步車到腳踏車,其實每個階段的練習,不光是為了讓孩子快速移動到下一個地點,這之中,孩子可以嘗試、可以鍜鍊肌力平衡、可以得到樂趣……
國字的學習也是,一步步從字音,連結到字形找出字義。再從相同的部首,歸納分類成為部首,進入大量識字。字典裡有詞彙的解釋,延伸相似詞,詞語的聯想典故更進一步加深加廣孩子的語文資料,提供家長陪伴學習時的媒材。於是我整理出挑選字典的原則、家長應該幫孩子買字典的理由:

挑選字典3原則

1. 適合孩子的需求:字體大、足夠的詞彙、解釋貼近生活。
2. 可挑選配合孩子課本版本(低年級):部首筆順或筆畫數。
3. 有孩子喜歡的元素:圖象、補充資料或是喜歡的長輩贈送(特別意義)。

家長應該幫孩子買字典的3個理由

1. 讓孩子有一本自己的字典,如同送了一把開啟知識的鑰匙,他可以自由取用關於語文的知識。
2. 陪孩子一起查字典,引導精熟學會識字與詞彙的理解策略,每查到一個字就是一次次成功經驗。
3. 比起直接網路查到特定國字,翻找字典時,能增加更多同部首國字的識字量。
建議真的要到書局,摸摸看看實際翻查是最好,不然配合課本版本挑選也是不錯的第一本選擇,而五南、三民、東方以及國語日報出版社都是在辭書編寫非常用心的傳統出版社,也是可以參考的指標。

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放心放手,教孩子為自己導航

作者:田育瑄   親子天下

你是不是總怕自己關心過度變成了直升機父母,但又怕不夠關注而錯失孩子的成長?家長們到底該如何取捨平衡,才能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精神?

一直以來,管教上的分寸拿捏總是困擾著許多家長,放得太鬆怕壞了規矩,掐得太緊又怕扼殺了孩子的心靈;有鑑於此,TED彙整來自各方專家的意見,並提出5大方向給家長們作為參考!

1.讓孩子嘗試掌控事情

讓家聰明起來(Agile programming -- for your family)」的演講人布魯斯·費勒(Bruce Feiler)認為,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因為從研究上發現,凡是懂得為自己設定目標、按時檢查,又懂得評估進度的孩子,他們大腦前額葉負責管理與規劃的能力相對較好,同時在安排生活上的能力也較佳,因此,過程中就算孩子遭遇了挫折失敗,家長們也必須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前進。
有一次,費勒跟處理股神巴菲特帳務的一位金融家談話時,那位金融家嘲笑費勒幹嘛要求小朋友如此審慎對待才不過6美元的零用錢?費勒告訴他,假設今天小朋友沒有概念,那麼他就只是失去6美元而已,但在未來,如果他依舊沒有頭緒,那麼他失去的,將可能是6萬美元的年薪,甚至是一筆超過600萬美元的遺產!

2.不用竭盡所能要孩子快樂

作家珍妮佛.山尼爾(Jennifer Senior)在她的演說「對父母來說,快樂真的很難(For parents, happiness is a very high bar)」裡提到,做父母的內心都會渴望孩子開心快樂的成長,但家長很可能因此陷入矯枉過正的迷思,而讓孩子偏離常軌;珍妮佛認為,除了給予孩子關愛,家長們更該致力於打造孩子的品格與創造力,同時,讓孩子在體驗的過程中,品嘗到熱忱與付出所能帶來的樂趣;珍妮佛認為,只要家長們能做到這些,那麼孩子必然就能安然度過他們的成長歲月。

3.讓孩子知道你重視他

前史丹佛大學新生事務主任茱莉‧李斯克海姆(Julie Lythcott-Haims)在「拒絕過度保護,孩子才有成就(How to raise successful kids — without over-parenting)」的演講中提到,家長只需要教會孩子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去愛」。

首先,家長必須先教會孩子如何愛自己,而方法就是家長要先對孩子展現無條件的愛;像是當孩子放學回到家,做家長的記得把手機放到一邊,空出時間,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全然的關注,同時就可以問問孩子:今天過得好嗎?開心嗎?這會讓孩子透過我們的關心,知道我們對他的愛,而不是只看重他的成績表現;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就懂得如何正確的傳達愛。

4.教孩子自動自發做家事

5.親子生活點滴對孩子很重要

科普作家海倫皮爾森(Helen Pearson)在「人類發展研究上長久以來的發現(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uman development)」演說中特別提到,就算只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像是跟孩子說話、朗讀、聽他們的想法、教導他們拼字算數或是帶他們出去走走等,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經研究統計指出,要是家長可以在孩子5歲大時每天朗讀故事給他們聽,那麼在10歲的時候孩子自然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而這些孩子在30歲後也很少陷入困頓貧窮的生活。

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一個孩子就有一個亮點

幹麼要當第一名?

作者: 知名大提琴家 張正傑 (親子天下雜誌) 2014-04-01 (已於2018-06更新)

某一天在一個出版物上看到一個標題叫「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當下我的感受相當不舒服,原因在於這句話呈現出的名次價值讓我很不能認同,為什麼我們需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是第一名?
國中時期,我便是一邊練琴一邊讀書,那時沒有念音樂班,而是念一般的正規班級,印象深刻的是, 在那個年代有一種分數的「種族歧視」,分數高的不會跟分數低的玩在一起,而分數也似乎代表了一個學生的好壞。印象中的國中三年壓力非常的大,即便到現在,我仍然會做考試考不好的惡夢,儘管後來到維也納留學,那種充滿壓力的情景還是會在夢中出現。
現在我看女兒小學的功課,有好多題目內容我也都答不出來,但對於這些制式知識的會與不會,其實並沒有影響到一個人的價值。當孩子還在小學階段,如果因為課業的表現不佳,因為分數的排名落後就因此覺得自己很差,這樣的價值排名並沒有意義。在孩子小時候我們也許僅需要了解他會或不會這些知識,但所謂的排名、比較、競爭,都對孩子這個人的一生無關緊要。
我一直不是很喜歡一種食物叫做「素雞」,既然要做素菜了、要吃素菜了,那為何需要把自己假扮成葷食呢?每個孩子都有他真實的模樣、真正的長處,我們實在沒有必要把他們模組化成一個個社會價值以為的優秀模樣,那不是真正的他們。

國英數好就是好人才?
我有許多在音樂表現很好的學生,在課業上卻未必是拿手的,面對通才教育他未必科科都能擅長,也許他的數學只有八分的程度,但這其實不影響他一○五分的音樂天分。但問題便是在這邊,台灣孩子的未來有很大部分決定在他國英數三科好不好?這是非常荒謬的現象,一個孩子也許數學很差很差,但他在做黏土、畫畫的功力卻是那些拿一百分的同學都比擬不上的。
有一回我在芬蘭請一位很有名的外科醫生吃飯,那時我們是吃火鍋,所以我把肉切得很薄很漂亮,當下那位外科醫生說:「哇!你應該來當我們外科醫師的,在外科上手部的技術太重要了!」雖然在外科上手的技巧如此重要,我們現在選出的醫生主要卻是確定他功課很好,但手卻未必靈巧。
我非常想說的是,在通才教育的國小、國中等時期,「第一名」不該界定在功課上,這個時期都是通才教育,其實只要通過就可以了,不能通過的也許就讓他再讀一年,幫助孩子讀到過。

如果在通才階段我們就因比較和分數抹煞掉一些孩子,動搖他們對自我的自信,這些本來在某些領域可能可以很優秀的一些人,就相當可能變成所謂的「壞孩子」,因為被否定而開始放棄自己、做盡壞事。我們應該要將這樣的孩子引導回來,在他比較有亮點的地方去肯定他,而不要再用他的學業成績去否定這個人。

看「能力」不看「分數」的時代來了
台灣社會太喜歡看你是什麼學校畢業的,然而這個時代應該是個「看能力」的時代而絕非是「看學歷」的時代。太多企業老闆都明白分數高與能力高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當孩子出社會時,以我自己來說,我也會面對競爭的壓力,這時我需要大量的練琴,但練琴對我卻跟準備功課的壓力截然不同。練琴時我有主動要練好的動機,就算練到半夜我也會去把它練好,那是一種自我要求而不是應付課業了。
我因為在音樂上找到自己的價值而不畏懼比較,我的琴藝可能沒有馬友友那麼舉世聞名,但我有我的價值和存在意義,如果馬友友在台灣,他也未必能像我一樣有這些顛覆過往的創意,這些是我對自己的自信。而這些,不是通才教育教我的,而是在我發現自己的亮點後,一點一滴累積的信心。
如果國中時沒有排名次,那三年對我會是美麗的三年,看能力不看分數的時代來了,台大、哈佛畢業又怎麼樣呢?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你用什麼樣的框框看孩子?

作者:陳姝伶         發表日期:2015-10-29   未來Family

多年來在談親子溝通時,都會提到溝通的障礙,其中一個是每個人看人或事情的「框框」。框框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應用在親子關係上,譬如孩子做功課,總是拖拖拉拉的,當你心裡有個念頭:「我的孩子就是懶惰,才會故意拖拖拉拉,不好好做功課。」那你已經不自覺帶著一個框框了。如果有天孩子在外面淋到雨,回家說:「我頭好痛,沒辦法做功課!」在「懶惰」框框作用下,你很可能認定:「你純粹就是在找藉口,不想做功課。」而忽略也許孩子真的是身體不舒服。所以如果你對孩子有很刻板的印象,有時會失去正確的判斷,跟孩子之間的了解不夠確實。

用框框看孩子,必然「心想事成」

另一個心理現象是,當你的框框是負面時,不自覺的,你會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符合」這些條件的行為,而對孩子其他好的行為視而不見。例如,在你的框框裡,孩子是「懶散、不認真的小孩」,那麼你很可能會一味的指責他做功課時拖拖拉拉,卻忽略了孩子照顧妹妹的貼心行為。因為你的框框,讓你看不到孩子的全面特質,忽視孩子的正面行為,卻又把負面行為加倍放大。久了,你就會真的有一個「不負責、懶惰、拖拖拉拉的孩子」,因為你的孩子是不會讓你失望的。這種現象,在社會心理學上稱為「期望效應」。當我們預期某人會怎樣說話、做事、反應,並基於這個期望而與之互動時,常常會造成對方的回應一如我們的期望,然後就會得出結論:我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例如,有個媽媽看兒子的框框是「不講理的孩子」,每當孩子提出他不同的看法時,媽媽就會生氣的回應:「你又在鬧了」、「你為什麼跟我頂嘴」、「你的態度怎麼這麼粗魯」。而當媽媽那樣回答時,孩子也會很沮喪,「我只不過表達我的想法而已,為什麼要那麼生氣罵人?」所以他很生氣的回應:「為什麼都要聽你的!」聽到兒子這麼說,媽媽更加覺得自己的看法是對的,「無理取鬧,真是個不講理的小孩」,溝通管道也就此打住了。如果父母帶著正面的框框,那麼說話的語氣和內容、愉悅平靜的表情,溝通無形中也會是正面的。
 有意識的反省自己的框框
在親子溝通上,框框是很重要的關鍵,父母要常常反省並自覺,自己是用什麼樣的框框在看孩子。
如果我們的框框是正面的,溝通當然沒有問題,因為你可以用很愉快的心情、很理性的方法去溝通。可是一旦你的框框是負面的,那就會是溝通的一個大障礙。所以對孩子產生負面的感受時,有時不一定是對方的問題,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已有成見?
我給父母的建議是,寫下孩子好的行為,貼在冰箱上,每天讀一遍,調整自己的框框。希望藉由正面的框框,讓親子之間的溝通可以通暢無阻。不只父母看孩子有框框,同樣的,孩子在和父母的互動經驗裡,也會形成一個框框在看爸爸或媽媽。當孩子用負面框框看你時,他也會把和你不愉快的事情放大,而忽略或完全無視你對他的付出和愛。
基本上,如果孩子不信任父母,他做錯事時,就不敢說或不肯承認;到了青春期,更不會分享想法。如果你也因為他的行為,掉入情緒反應,用負面的框框解釋他的行為,親子間就會產生惡性循環。
很多父母很感慨孩子不知父母辛勞,不懂感恩。問題在於,如果孩子的框框是:「媽媽是個常常生氣的人」、「爸爸很兇愛罵人」,或「爸爸∕媽媽很不講理」、「媽媽偏心」、「爸媽對我不公平」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會傾向把焦點放在你生氣的時刻、罵他的時候、偏心的行為等。
你知道孩子用什麼樣的框框在看你嗎?最簡單的方法是,給孩子一個問題:「用五個詞形容媽媽或爸爸」。你會發現孩子有自己的觀察和體會,藉此認知孩子對你的框框。
如果是負面的,要去扭轉它,最有效的做法是和孩子開誠布公的討論。譬如,孩子覺得你不講理或偏心,問問孩子,在哪些情形下,你覺得爸媽「不講理」,哪些事讓你覺得爸媽「偏心」。切記,討論的目的,是了解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那些負面框框,而不是和孩子辯論他的看法是錯的。
再進一步討論,爸媽怎麼做,可以讓他不再有那些負面的感覺。譬如,孩子覺得爸媽偏心,是陪伴時間太少,可能就要討論如何創造優質的相處時間。
當然,父母要把握的是,聽了孩子的心聲,有機會檢討自己的言行,然後在不寵壞孩子的前提之下,重新塑造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爸爸∕媽媽很愛我」,「爸爸∕媽媽很講理」。彼此都用正面的框框互動,就能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回家作業之我見

作者:彥佑 
在一次的親職教育講座中,對象有一些是老師,也有一些是家長。其中,有一位老師提出了有關「家庭作業」的問題,引來了許多在場師長的討論;當然,還有一些在現場的小朋友,沒有任何理由的,只是單純希望「不要有回家作業」。對此,我整理出了那一場所提出的問題,也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科與副科的作業比重應為多少呢?
當過班級導師的老師,大都認同,孩子的作業,幾乎天天都是「國語、數學」,那麼,音樂、美術、體育⋯⋯等藝能科是否也要有作業呢?如果藝能科也有作業的話,比重是多少才合理?如果藝能科不需要作業的話,那藝能科老師的課程會不會被忽略掉,學生的學習會不會也因此不認真呢?
寫作業的壓力何在,為何想取消?
「寫作業」究竟壓力何在?是擔心寫不好隔天被老師處罰?還是影響到學習成績?還是擔心補習太多沒有時間寫?站在國外的立場,是希望可以透過更多空白時間,讓學生自己或家庭來規劃在家教育,因此有更多條件說服「寫作業」是不需要的。然而,如果我們讓孩子自行規劃空白時間,是否會造成城鄉差距呢?或是學習間出現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家庭作業是孩子的作業,還是家庭成員的作業?
曾經,一位孩子只要寫假日的家庭作業時,便得勞師動眾,因為老師出的作業實在太困難了,又要出外踏查,又要蒐集照片,又要訪問鄰居,又要剪貼資料,偶爾還要煮飯燒菜、帶老人散步⋯⋯這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也是創新靈活的家庭作業,但是否每個家庭都可以配合,也值得省思。因此,這一類型的作業,教師宜事先與家長溝通,也應該放寬標準,考量不同類型的家庭。
集中式或分散式的家庭作業,何者較好?
由於這幾年來的「翻轉」風潮,筆者知道有些班級已經慢慢減少「書寫」的作業量,而改為較有「思考」性的作業。有些老師會將週一到週五的作業,全都累積到週六日,讓學生集中完成,理由是這樣可以做「總結性」的練習;有些老師則維持每天都有一些作業,以便天天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筆者認為,在有回家作業的前提之前,宜採分散式的作業,也許對學生的學習較有幫助。
玩樂學習也算是一種作業嗎?
常聽聞「寓教於樂」,這也是諸多國家帶給孩子的學習理念,如新加坡的STEAM、芬蘭、德國、愛沙尼亞的教育,也都傾向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這幾年來,我們也傾向讓「教育」可以與「遊戲」結合,設計成課程,以讓學生玩中學、學中做,甚至還有一些作業類型,是採線上遊戲的方式。那麼,回家作業如果是類似這樣的學習,對於孩子在家是否有正向幫助呢?
寫作業的目的是填補在家時間嗎?
其實在分派回家作業之前,我們應該思考:「派作業的目的是什麼?」是輔助今天的學習嗎?是應付所購買的教材?是檢視學生學習內容?是填補學生在家的空白時間?
我們常認為,分派越多家庭作業的老師越認真,反之;而不斷批閱學生作業的老師也越認真,反之。我們應該去思考,當越多的作業佔據了學生的時間時,是否會壓縮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前提是學生能自主學習)?而當批閱許多作業所花費的時間,是否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與備課呢?
家庭作業可否在學校完成?
既然稱之為「家庭作業」,代表是需要在「家庭」完成的作業。我們也常見許多孩子會問:「老師,可不可以在學校把作業完成?」如果「家庭作業」對回家而言是這麼重要的話,為什麼可以在學校完成呢?因此,我們可以去思考,究竟「回家」所需要的作業是什麼、是怎樣的類型、是怎樣的份量。如果讓作業在學校完成,又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作業要不要讓安親班、家長幫忙?
筆者常遇到,有些學生程度不佳,但交過來的作業幾乎是「全對」的,學生跟我說,這是安親班老師協助的。筆者不反對安親班協助,但學生寫出來的鉛筆筆跡,很難看出是自己寫的、還是安親班指導、修正過的。因此,我會跟學生與安親班、家長溝通,筆者不要求作業完美,可以適度留下指導的痕跡,讓老師知道學生錯誤在哪裡;而我也會請家長在當天的作業上簽名,以確認家長看過孩子的作業了,也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況。
作業型態與學習走向的關係
不同的作業型態會引起學生不同的學習行為。當老師分派的作業,如果千篇一律都是「記憶、反覆抄寫」型態的,那麼學生的學習便會傾向死板的;如果教師的作業型態是偏重於活化、創新的,那麼學生便有動腦的機會。我們常說「考試領導教學、教學領導考試」,其實,站在學生的作業立場來看,「作業領導學習,學習領導作業」,學習與作業是一體兩面的。
隔天就要交齊的家庭作業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當中,我們常規定「隔天繳作業」;筆者初任教職時,很多時候也是規定隔天要交作業。後來慢慢去修正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某些作業上,會允許學生數天後再交,例如:成語學習單、作文、圖文寫作、數學遊戲、國際教育⋯⋯等。當然,「隔天繳作業」可以訓練孩子的責任感、今日事今日畢的態度。
法國總統馬克宏當選後,提出了「消滅中小學生回家作業」的論見。究竟要不要「消滅」呢?觀點其實見仁見智,也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然而,我們很難相信,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回家作業,其實背後竟隱藏著許多教學理念。在短時間內,台灣應該很難讓小學生的回家作業消失,但老師和家長都可以思考,如何讓家庭作業成了更有意義的活動。

小孩說謊先別怒!教出誠實孩子的「3要」

作者:親子天下 
當你發現孩子說謊時,會有什麼反應?不論責罵或是講理,都為了改變孩子的行為,但效果依舊有限,到底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誠實的好習慣?《時代雜誌》彙整3大妙方,讓孩子不再「睜眼說瞎話」。
作者:田育瑄
想完全杜絕孩子說謊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畢竟日常生活中無論從電視、電影、甚至書籍當中都充滿「謊言」,例如聖誕老人的故事讓孩子感到幸福,或是牙仙子讓孩子不害怕拔牙,甚至連家長本身在社交行為上,難免都需要以善意的謊言來做一些巧妙的掩飾跟偽裝。
經研究顯示,當家長發現孩子撒謊時,說教和處罰其實都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想要根除或降低說謊的頻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孩子說實話的好習慣;美國耶魯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艾倫・卡斯汀(Alan Kazdin)更在《時代雜誌》上提供了3大方法,養成孩子開口說實話的好習慣:

1.要具體讚賞

請孩子分享今天學校發生的事,讓他們習慣每天都描述真實發生的事情,這是一種練習,孩子習慣後自然就會運用到其他場合上,當孩子願意跟你分享他的一天,你應該發自內心的稱讚他,像是「你跟我分享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很棒喔!」,再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或擊掌,都會讓孩子感受到你正面的鼓勵,就算你不刻意練習,孩子也會願意跟你坦誠相對。
然而,如果你不小心抓到孩子說謊,家長可以這麼與孩子說:「你沒有說實話,這樣你在外面可能會惹上麻煩,最好要誠實喔!」不需要嚴厲苛責,因為你的言語與音調本身就表達出你的不讚賞,溫和的處罰甚至比嚴厲更有效!
2.要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就是家長必須明白的做到誠實以對,你不需要言過其實,只要跟孩子分享今天發生的真實事件就好了,你希望孩子變得誠實,那麼盡量提供愈多可供參考的經驗愈好;時間上可以挑在晚飯開始或結束後都可以,然後請每個人都說說今天發現了什麼,並由旁人具體給予稱讚,這麼做的好處是家長示範了如何說實話,孩子也有練習的機會。
總而言之,處罰不太可能改變孩子的習慣,或是看到你希望孩子具備的行為,這不代表你只能坐視不管,而是用溫和的處罰,像是失去某些權力、短時間禁足、顯露出不高興的表情等,這都會比打罵或是直接奪走孩子的物品來得更加有效。

3.要開口練習

想養成孩子誠實的好習慣,最重要的就是要練習說實話,你必須停止跟孩子這樣說:「你看,說實話多麼容易,你真的不需要說謊。」這樣不僅毫無幫助,更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家長們不妨花2到3個禮拜的時間嘗試這3招,看看孩子進步的狀況,通常在使用這些技巧的2、3三周後,說謊的頻率就逐漸的降低,雖然這不意味著未來孩子就完全不會說謊,但是透過小小的鼓勵與提醒,說謊自然就不再是孩子開口唯一的選擇。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管教時孩子態度不好?聚焦問題助溝通


孩子需要管教時,為了清楚地傳遞孩子需要學習的訊息,會習慣地把當下的問題講清楚,裡面通常也會有很多情緒。然後,為了讓孩子記得,我會把過去類似的問題提出來佐證,證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一定要改!然後,繼續循循善誘地告誡他,這狀況不改對未來可能的不利影響,因此一定要改!以為自己教得很清楚,孩子其實聽得很模糊。
針對當下問題 一次一個重點
靜下心來看,不論自己覺得講得多好或多清楚,我所說的時間向度已經包含了過去、現在、未來,已經扯太遠而不自知。孩子不講話或點頭,不等於真的聽懂或認同,而是他不知道要講什麼了,只希望你趕快講完。
大人很多無心的話,小孩都刻在心底。小孩會刻印下來的話,跟我們希望他記住的通常都不一樣!有機會時最好了解一下他們刻了些什麼話在心頭。漸漸地,對孩子管教時,我開始有意識地刻意減少講話內容,一次只聚焦一個點或一件事情,不需要講到過去怎麼樣、未來會如何,只要針對眼前這件事情就好了。管教時間縮短,聚焦單一清楚,孩子更能掌握要傳遞的訊息,更容易一點一點地整與修正。
從「我覺得你應該如何」到「你有什麼感受?」
家長在管教孩子時,最受不了的通常就是態度問題。對多數家長而言,態度是重要又關鍵的。成績不好沒關係,但態度一定要過得去。因此很多管教到後來都會移轉並失焦到態度問題上,例如原本生氣沒依照說好的時間寫功課,但後來是「你這是什麼態度?」生氣指數立即衝到最高點,接下來當然就是更強力的管教或說教。
原來,當我說「你態度不好」時,很多時候孩子未必聽得懂。因為在占據他最多時間的校園生活脈絡下,他的反應或沒反應其實是很正常的。而當我說「你態度不好」時,背後其實有我強烈的價值觀與生活背景,但這些都是「我自己的經驗」,完全不是孩子的經驗。因此,真實的狀況是:我真的不知道孩子全面真實的生活狀況,但我以為自己很清楚。
「你態度不好」這句對我而言再清楚不過的話,對孩子來說可能非常抽象。從此之後,我就很少用這樣情緒性其實很強的語彙來管教小孩,取而代之的是清楚陳述事件、語言、表情、舉止,此等行為對當下已經產生的影響為何,跟孩子聚焦清楚且具體地針對一個事件或一個議題處理;有機會再討論下次可以如何改善。
讓孩子聽得懂,比我講什麼內容重要。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你這行為讓我很丟臉」,家長表面看重的是孩子的行為,但真實在乎的是自己的面子;因此如果轉為「做了這行為,你有什麼感受?或有什麼影響?」的探索,也許更容易聚焦也更貼近孩子。所以經常反思並區分哪些是孩子的觀點、想法、情緒、行為,哪些是家長的期待、價值、想法、情緒、行為,而這當下什麼是最重要的,這些,其實是滿重要的練習。
(本文摘自/正念減壓自學全書/野人出版     2018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