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談過動與衝動】

 文章出自  莊偉辰醫生  粉思專頁 

🤪 孩子話很多、動不停?

有些孩子像小馬達,總是坐不住、話也停不下來。爸媽別急著覺得是「故意搗蛋」,這可能和「大腦在抑制與自我控制上」的能力比較吃力有關,也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中「過動與衝動」常見的表現。

▾ 如何分辨孩子是好動還是過動?

👦 單純好動的孩子:雖然精力旺盛,但在需要安靜的時候(像是上課、排隊、用餐),還是能慢慢靜下來。

👧 ADHD 的孩子:不是不想安靜,而是大腦的自制能力比較辛苦,就算知道該安靜,仍然常常停不下來,進而影響課堂或生活。

» » 換句話說,「能不能在需要的時候停下來」,就是好動與 ADHD 過動的最大差別。

 

 ⟡ 過動與衝動,生活常見的樣子:

🏃‍♂️ | 過動表現

 • 常坐立不安

 • 需要久坐時,常常離開座位

 • 在不適合的情況下亂跑、爬上爬下

 • 無法安靜地玩遊戲或做休閒活動

 • 總是動來動去,難以靜止

 • 話很多、停不下來


⚡ | 衝動表現

 • 常在別人講完話之前就搶著說話

 • 難以等待、排隊

 • 打斷他人的談話或活動


» » 如果這些行為 經常出現、跨不同場合、而且影響到生活或學習,就要進一步評估是否與 ADHD 有關🔎

 

▾ 什麼時候該帶孩子評估?

符合以下三點,就建議找 兒童青少年身心科/精神科 團隊進行專業的評估🩺:

① 症狀多,且持續超過 6 個月

② 在家裡、學校、安親班等不同場合都會發生

③ 已造成學業、人際或生活作息上的困擾

 

▾ 與爸媽、老師分享的話💬

ADHD 不是孩子的缺陷,而是大腦的獨特挑戰🧠

早期專業評估與治療,能幫孩子減少困難,也讓他們發揮優勢。

支持孩子,不是要求他們『變乖』,而是幫助他們學會專注與自我控制,走出屬於自己的亮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