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孩子不會交朋友,爸媽要注意的四件事

 2023年4月20日/分類: 教材下載, 教養育兒文章, 最新文章, 社交與情緒/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最近被好多父母問到一個問題,孩子交不到朋友,該怎麼辦?

真的不能小看孩子的社交問題,其實小朋友都喜歡跟人玩,但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怎麼跟人正確的互動,於是交不到朋友,而變得很多挫折情緒,甚至有孩子還會跟父母說,「都沒人喜歡我!」、「都沒人要跟我玩」,家長其實聽完會有點難過。

你的孩子在學校 也有碰到這10種社交問題嗎?

在這個後疫情時代,我們真的要好好探討一下孩子無法融入團體的原因(有些社交問題是因為這幾年疫情造成),常見的狀況有幾種:

1、無法融入團體跟人玩

2、常常在團體中孤單一個人

3、不會主動去交朋友

4、想要跟人玩卻不知道怎麼做

5、跟別人玩都要人家聽他的

6、容易跟人玩一玩就起衝突

7、很少固定的玩伴

8、同學會不喜歡跟他玩

9、喜歡自己玩,不喜歡有人一起玩

10、在團體中都沒有在管別人


孩子交不到朋友的社交4問題

以下這些問題常是父母沒看到的,卻是影響孩子交不交的到朋友很重要的關鍵。


1、孩子「玩法」有問題

控制型玩法的孩子

有些孩子和同學相處的玩法是「這個我來」、「我先弄!」、「給我!」、「你不要拿!」…,這樣的控制型玩法,怎麼會交的到朋友呢?


這類孩子在家裡要用桌遊一起玩,而且大人不可以全讓他,要練他輪流、等待的能力,或是透過一些「社交情境繪本」,引導孩子知道,如果一直要指揮控制的話,別人就會不喜歡自己。


另外,父母也要注意一點,我們不要一直提醒孩子,跟人互動時「不能」怎樣,因為孩子在當下還是會用他的個性去互動,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平時運用桌遊、繪本去教比較好。

觀察型玩法的孩子

另外有些小孩的玩法是-待在旁邊看人家玩,或小心翼翼的、要很有把握的事才會做。這對於大家都在探索時期的小朋友來說,當然也不容易交到朋友,這叫「觀察型」小孩。

這一種小孩要先建立他的信心,例如讓孩子帶他熟悉的玩具去跟人互動,可以是積木、拼圖、魔術方塊、跳棋…等。從自己熟悉的東西,去建立跟人的互動會比較快。

2、孩子「溝通表達」有問題

有些孩子交不到朋友,跟語言表達能力有關,因為語言表達就是建立關係的管道,所以要幫助孩子順利溝通。

要增加這個能力,讓孩子用在交朋友上,可以這樣做:

第一,增加孩子社交語言使用。例如「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或「可以一起玩嗎?」、「你要不要玩這個?」

第二,增加孩子「雙向溝通」能力,也就是一問一答能力。要常跟孩子用開放式的互動,例如講故事完問他小問題、放學後關心他都在學校玩什麼?吃了什麼?

這樣做語言練習,可以類化到孩子的互動情境,有助於跟朋友溝通。

3、孩子「遊戲能力」有問題

小朋友要玩在一起的第二個管道(第一是語言),就是玩遊戲的能力。

不要小看玩遊戲,玩遊戲需要「大動作技巧」,因為要跟人跑來跑去、追來追去;也需要「精細動作技巧」,像是一起跟同伴操作玩具、扮家家酒、玩積木等。

也需要「專注力」,孩子要會跟上同學的遊戲指令、跟上速度,這些都需要關心。訓練專注力的書推薦慢吞吞英雄專注力這樣訓練1~4趣味專注力套書…,這些都可以多運用。

最後,孩子也需要「解決問題能力」,玩遊戲過程中,多多少少會和同學有衝突,因此也需要在平時,多訓練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

4、孩子「理解他人」有問題

有些孩子在學校,會不知道自己哪裡冒犯到同學,其實這是在理解他人方面有問題。

所以要教孩子,一起玩時要了解同學,並判斷別人的意圖,喜歡什麼又不喜歡什麼?所以平常在家裡,就要練同理他人的能力,如果孩子連媽媽在生氣都看不懂,爸爸下的指令都不清楚,他到團體裏面也會無法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