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少一點
思考多一點 作者:陳之華 出處:親子天下
我們的教育思維,在歷經十多年來的改革之後,仍以背、默、記這樣最保守、因循的方式在教導、考核孩子?如果連鼓勵、培養孩子表達消化整理過的知識都不願意,那創意的因子,又怎麼啟發呢?
1.練習語言、展現思維:
如果孩子們今天能寫上整張A4紙的申論型答案的話,我們應該就不用擔心他們的作文能力了。因為語文能力的培養,不再局限於國文課,而是無所不在的擴展到各科目之中,孩子必須學習多元的表達。因此,考試除了可以練習運用文字之外,還可以展現孩子的思想與見解。
⋯⋯
拿著幾本書苦讀、畫重點,不應是學習的唯一方式。在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孩子只要在鍵盤、滑鼠上運指,就可獲得連篇累牘的各類知識;因此他們需要具備的是:廣泛閱讀、不斷思索、分析整合、提出見解等能力。
只有具備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的學習才會永不間斷;而融合、累積、啟發的求知之路,是更無限寬廣的。
2.讀書不背書,讀出思考力
我們的孩子,可能到了青春期的尾巴,都還在苦苦一字不漏的背誦著標準答案。芬蘭的中學生每天多方閱讀一、兩個小時的「正常作息」,竟成了我們中學生望塵莫及的「讀課外書的樂趣」。
這其中的差別何在?它將是影響孩子未來思考力能否生根、發芽的關鍵!更深遠來說,它更會影響國家的整體國力,以及新一代的創造力,甚至是未來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親愛的父母,所有你我曾經走過的艱苦學習之路,不一定非得複製在下一代身上不可。時代一直在進步,我們卻還執意以古舊、老氣的方式教導孩子,以為這樣「打造」出來的學生才是最優異、最具「競爭力」的!
我們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孩子的力氣是否都被教育體系用錯地方了?他們要面對的未來,是知識、創意開拓的時代,我們過往的「工業時代」早已被新時代跨越了。在「知識時代」來臨之際,教育的思維和方法,需要你我一起翻新啊!更多
我們的教育思維,在歷經十多年來的改革之後,仍以背、默、記這樣最保守、因循的方式在教導、考核孩子?如果連鼓勵、培養孩子表達消化整理過的知識都不願意,那創意的因子,又怎麼啟發呢?
1.練習語言、展現思維:
如果孩子們今天能寫上整張A4紙的申論型答案的話,我們應該就不用擔心他們的作文能力了。因為語文能力的培養,不再局限於國文課,而是無所不在的擴展到各科目之中,孩子必須學習多元的表達。因此,考試除了可以練習運用文字之外,還可以展現孩子的思想與見解。
⋯⋯
拿著幾本書苦讀、畫重點,不應是學習的唯一方式。在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孩子只要在鍵盤、滑鼠上運指,就可獲得連篇累牘的各類知識;因此他們需要具備的是:廣泛閱讀、不斷思索、分析整合、提出見解等能力。
只有具備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的學習才會永不間斷;而融合、累積、啟發的求知之路,是更無限寬廣的。
2.讀書不背書,讀出思考力
我們的孩子,可能到了青春期的尾巴,都還在苦苦一字不漏的背誦著標準答案。芬蘭的中學生每天多方閱讀一、兩個小時的「正常作息」,竟成了我們中學生望塵莫及的「讀課外書的樂趣」。
這其中的差別何在?它將是影響孩子未來思考力能否生根、發芽的關鍵!更深遠來說,它更會影響國家的整體國力,以及新一代的創造力,甚至是未來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親愛的父母,所有你我曾經走過的艱苦學習之路,不一定非得複製在下一代身上不可。時代一直在進步,我們卻還執意以古舊、老氣的方式教導孩子,以為這樣「打造」出來的學生才是最優異、最具「競爭力」的!
我們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孩子的力氣是否都被教育體系用錯地方了?他們要面對的未來,是知識、創意開拓的時代,我們過往的「工業時代」早已被新時代跨越了。在「知識時代」來臨之際,教育的思維和方法,需要你我一起翻新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