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策略
1. 學習欣賞和體諒 切忌動怒
面對讀寫困難的孩子,家長的耐心十分重要!家長應體諒他們在文字處理上的困難,包括閱讀、寫作及默寫,例如認讀不到字詞、經常漏寫筆劃等。當面對這些情況,家長動氣只會令孩子壓力更大,愈做愈錯。其實只要不是寫錯,即使寫得難看也不應擦掉重做,家長欣賞他們的努力,會令孩子更願意嘗試。
2.以其他題類温習 取代抄寫
抄寫的功課無可避免,但在安排溫習時,如果局限於抄寫項目,有可能令他們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家長可嘗試以其他題型,例如做閱讀理解或填充題練習時,容許孩子以勾選或圈選代替抄寫;以口述形式進行互動式溫習等,給予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有助建立自信。
3.與教師商討彈性處理功課
家長可以按照子女的能力需要,與教師協調,彈性處理抄寫功課的份量,或容許讀障生按程度以其他方式作答。例如重組句子時以數字排列次序、多以選擇題形式製作題目、回答閱讀理解題目時直接在文章圈出答案、供詞寫作或加插提示,或容許學生使用電腦軟件代替書寫以遞交功課等。避免因為題型限制,局限他們的才能。
4. 進行肌肉及眼球訓練
讀寫困難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小肌肉發展、視覺空間認知或手眼協調功能上的障礙,導致抄寫速度較慢。家長可多與子女做一些針對性的訓練活動,例如搓揉泥膠、開合衣夾,可以增加前三指的靈活性;球類活動能訓練眼球控制,加強手眼協調;圖卡對對碰遊戲可加強視覺記憶。固定的訓練活動能強化肌肉,讓身體習慣活動的節奏,長遠有助改善抄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