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剩一個月就要念國小了,可以先為孩子們做什麼準備呢❓」

 文章出處:葉孟婷職能治療師粉絲專頁分享

1. 增加持續性注意力  

國小一堂課程為40分鐘,大多都坐於位置上,若在這段期間增加孩子獨立完成某一件事(例如著色)或獨立操作一項教具(例如拼圖)並將時間延長至30-40分鐘,以利讓孩子先習慣需要坐於位置專注的時間延長。

2. 熟悉校園環境

國小的校園比幼兒園來得複雜,為避免迷路或是不認得教室或廁所的指標,建議可在校園有開放時,帶著孩子進入到即將就讀的國小校園熟悉環境,以免第一次到學校感到陌生反而加劇緊張的情緒。

3. 熟悉蹲式馬桶

國小校園當中大多都還是以蹲式馬桶為主,若孩子動作控制能力不佳且少有使用蹲式馬桶的經驗,建議可在這段期間練習,以免未來在校園內因不熟悉蹲式馬桶而憋尿一整天直到回家才敢上廁所。

4. 練習聽鐘聲 

可先瞭解未來就讀國小的鐘聲(及預備鐘)為哪種類型,並在家中可先播放給孩子們聽,讓孩子們能辨別上課及下課鐘聲代表的意思為何,以免未來上課時來不及進入到教室。

5. 累積抄寫的經驗

有的一年級老師考量到孩子們剛進入國小階段還不熟悉抄寫聯絡簿的方式,一開始會先使用剪貼紙條的方式代替抄寫,但一陣子之後馬上就會轉換為正式抄寫,建議可在這個時候先累積相關經驗:

一天讓孩子們抄寫一段由注音符號組成的句子(簡單即可),仿照聯絡簿的格式,且儘量展示在垂直面,以利讓孩子模擬抬頭看字、低頭書寫的相關能力。

爸爸媽媽們看著孩子們即將進入國小,不免有著期待及擔憂的複雜心情,不妨可以先帶著孩子們練習相關能力,增加孩子們進入的適應能力,也幫助孩子們成為快樂的小一新鮮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