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到底該怎樣教小孩寫作文?






作者:KK笑
坊間的作文班越開越多,但卻不是因為大家越來越重視語文力。

有個中年級的兒子,就難免被問起:「到底該怎樣教小孩寫作文?」要不然就乾脆點的拜託老師開個家教班,直接把小孩送來就解決了「應付作文功課」和「爸媽不會教作文」的困擾。

今天,我要很認真地來討論「怎樣教小孩寫作文」這件事,因為大家都覺得「老師的小孩一定都沒有困擾」、「老師是媽媽,什麼都可以自己教」。

哦!老天哪!「老師」也只是我上班的職稱,下班後,我跟大家一樣都只當個「媽媽」而已,小孩應該都對著您喊「媽媽」,而不是喊「店長」吧!所以我要表達的是,我回家也只跟大家一樣,看看小孩的功課、提醒他訂正、然後吃飯、洗澡、睡覺⋯⋯

我,真的沒有特別教我兒子作文!不過,我也沒有特別操煩他的作文也是真的!

那,我兒子到底怎樣會寫作文的哩?

1.「大量閱讀」

2.「廣泛閱讀」

3.「生活經驗」

4.「有主題性的聊天」!

1.大量的閱讀:

增加詞彙的儲存量,才不會聊起天來總是「無言以對」、寫起文章時「絞盡腦汁還是腸枯思竭」。

2.廣泛閱讀:

閱讀題材與內容的多元,可以擴展孩子思路的廣度,寫文章時能加入多元的素材,讓文章內涵豐富強壯。

3.生活經驗:

除了學校--補習班--回家這樣每天重複的路徑外,日常生活也可以是靈感的來源,小至餐桌上的對話、或是闔家出遊的大陣仗,都可以變成孩子寫作文的養分。


但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聽到這裡就對我說:「這些我都有做啊!可是小孩還是不會寫作文啊!」

所以啦~「第4點」就是幫孩子怎樣把所有他吸收的仙丹妙藥、武功祕笈、絕世神招轉化成他的「神兵利器」,那就是「4.有主題性的聊天」!

「主題性的聊天」會讓孩子在回應問題前有一個明確的應答目標,他在腦子裡思考時就會自動搜尋記憶體裡相關的經驗、詞彙、文章,然後把這些腦海中發亮的訊息彙整成「有意義的回答內容」。

這就是一種「彙整資料重點」的能力訓練,也是幫助孩子有不斷的機會翻鏟他吸收的那些文章、生活經驗裡的豐富素材,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成為說話或作文裡可以應用的段落,最後就能漸漸形成孩子有理論性、邏輯性的說話和寫作能力。

最怕家長總是喜歡「一鏡到底」的演出,明明是可以有很多和孩子做「主題式聊天」的機會,可是自己卻要把自己該說的、小孩該說的話全部說完,難怪現在的小孩只會「簡答題」、只會「嗯嗯」的作聲。

千百個問題到最後,家長有一題「必問題」:「老師,那這樣要多久孩子才會寫作文?」

呲~

讓我們把另外一個「教養重點」擺在「怎樣寫作文」之前吧!

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視野、挖掘他們思考的深度、調整他們人生的態度,而最重要的--「有主題有意義的對談」,可以拉近親子間的親密感、建立孩子對大人的信賴,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旅程中,陪伴他們一起長大的大人一定會隨時傾聽他們心事、給他們最真實的建議,成為孩子們一輩子最重要的支持者!

這,才是在這「四大點」背後最重要的價值。